单位: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www.fjsen.com 2014-03-06 17:20 来源:福建卫生计生新闻网
bb44c49058f9e63009824d4bc4520afa
事迹材料: 作为福建服务人口数量最多的地市级疾控机构,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紧紧抓住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机遇,确立并实施了“绩效带动、求实转变、探索提升、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确保不发生重大传染病流行,积极带动基层单位创新管理和运行机制,有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夯实了疾控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础。 一、守土有责,扎扎实实抓好重大传染病防控 在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气候变暖和环境改变等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增加,以及传染病流行规律和流行区域的变化、新发传染病层出不穷的条件下,泉州市疾控中心居安思危,时刻绷紧防控传染病、防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保障群众健康和维护社会稳定这根“弦”。作为常住人口超过829万、外地流入人口超过200万的全省人口第一大市,泉州市多年来总体疫情形势持续保持平稳,疾控中心不辱使命。 ㈠全力以赴抓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社会关注的重要传染病防制工作。人感染H7N9禽流感,2013年3月国内部分省、市出现疫情后,中心立即完善综合防控机制,扩大监测面,外环境标本监测覆盖各县(市、区)菜市场及西湖公园鸟岛、晋江入海口滩涂湿地等地,掌握外环境病毒存在的情况,为政府制定防控策略、防范疫情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1月10日我市报告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后,迅速启动应急反应机制,对先后发生8例散发病例开展规范有序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工作。发挥国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的作用,对我市发现的所有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进行的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与省疾控中心复核的结论完全一致。在指导各地开展常规监测的基础上,中心分3次对外环境开展225份应急标本监测,及时把监测结果向政府报告,为政府强化农贸市场、家禽养殖场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有效地减少了病例数的增加。对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单位、基层疾控机构开展疫情防控技术强化培训并开展工作督导。从科学洗手、春运防病、饲养和宰杀家禽等不同角度撰写10篇防范人感染H7N9禽流感科普文章通过主流媒体时政版面刊发,印制健康教育墙报、宣传画、小折页共计4种64000份下发给各地各有关单位,提高大众的防病知识和技能。手足口病,对发病趋势进行预测,强化监测以指导各地区防控。霍乱,在9个市级以上霍乱监测点及其他肠道门诊开展监测,9月份惠安县检出一份O139群霍乱弧菌阳性后,对23名密切接触者进行跟踪随访和预防性服药,启动可疑食品溯源监测,确保不发生二代病例和死亡病例。对省内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及时进行调查处置,未发生二代病例。 ㈡扎扎实实做好艾滋病和结核病等影响长远的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控。抓住艾滋病防控被中央综治委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考评内容的契机,协助上级行政部门组织多部门工作协调会并组织对各县(市、区)进行防治工作综合考评,依托市、区两级党校等平台对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干部开展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使防艾服务在社会上赢得更广泛的认可,抗病毒免费治疗按“就地治疗”的原则有力推进。2013年全市有19343人次接受艾滋病自愿咨询,完成322399人次艾滋病抗体检测和数据上报,干预高危人群136835人次。结核病防治各项工作指标保持在较高水平,病人的发现数有所下降,开展耐多药可疑者培养685例,培养阳性439例,纳入住院治疗39例,已出院纳入治疗管理39例。 ㈢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抓好儿童免疫接种工作,构筑防疫屏障。一是在南安、安溪、晋江开展急性乙肝监测项目工作,重新订正报告病例的急、慢性分类,经过规范管理,3个项目县急性乙肝发病率较2010-2012年同期下降了70.54%,并指导对急性乙肝病例开展乙肝感染危险因素研究。二是做好消除麻疹工作。确定23个市级重点督导乡镇并实行双月督导。于3-4月在全市范围组织对适龄儿童开展以麻疹类疫苗为主的查漏补种活动,并建立漏种-补种反馈机制。于12月组织全市适龄儿童脊灰疫苗、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强化免疫)活动,麻疹类疫苗共补种和强化30007人,强化接种脊灰疫苗目标儿童404931人。三是提高常规免疫工作质量。全市共为2005年以后出生儿童建立预防接种电子卡1411669张,各种疫苗接种率均在95%以上。按照国家卫计委和省卫生厅统一部署,2013年10月11-21日,各县市区开展辖区内各乡镇(街道)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自查,建卡率、建证率分别为96.59%、99.82%。10月30-11月2日,省卫生厅免疫规划督导评估检查组对我市进行抽查复核,抽查7个乡镇,调查2-3岁儿童294名,调查结果与自查情况基本一致。同时,针对狂犬病可防不可治的特点,中心克服人手少等实际困难,长年为市民提供24小时全天候犬伤处理和免疫服务。 二、创新管理,致力于优化泉州发展“软环境” 2013年,中心在干部职工中广泛深入开展“增强忧患意识 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活动,并形成了《对标找差砥砺前行——全力推动泉州疾控事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等5份调研报告,在深化理论学习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泉州疾控事业走在全省前列”的发展愿景,凝聚了抢抓提高服务效能和水平、立足岗位为建设文明幸福泉州添砖加瓦的共识。 一是突出能动性,以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为契机,全面加强健教、消杀、慢性病管理等工作。针对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标准高、巩固提升工作协调及落实难的特点,中心化压力为动力,主动采取得力措施有力推进各方面工作。成立迎复审工作领导小组和5个工作小组,协助行政部门制定各专业组工作方案,实施市、区联动和分片包干负责。培训各区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相关负责人,开展多轮次督导,发现、通报存在问题并跟踪整改到位。指导各区做好灭鼠、灭蚊前后的鼠、蚊密度测定和除“四害”技术资料收集整理,确保中心城区顺利通过“灭鼠、灭蚊先进城区”复查。二是突出公益性,面向社会免费提供大量卫生检测。2013年,免费向社会提供手足口病、军团菌、食品污染物和重大活动接待工作样品等逾6500份标本的检测服务,总价值超过了90万元。确定2013年为“服务创业年”,就拓宽服务范围、优化服务流程、缩短服务时限、落实“三公开”和主动接受监督提出量化要求。根据《建立职工健康免费咨询检测服务中心实施方案》,市本级负责除晋江、南安之外的所有县(市、区)务工人员的免费职业健康咨询检测服务,除协调全市疾控机构开展36284人次职业病危害作业工人体检外,中心还为272名职业危害从业人员进行了免费检测。指导各县(市、区)对职业病危害企业进行分级预警,强化检测评价资质认证工作,目前全市有11家疾控中心取得健康检查资质、6家取得检测评价资质,数量为全省第一。为我市努力优化创业环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尽一份力。三是突出权威性,持续抓好实验室资质认证认可工作。作为全省首家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的医疗卫生机构,中心质量体系和实验室已连续19次顺利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实验室资质认定、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等各种认证及复评审、监督评审。其中国家实验室认可确认检测项目达到11个类别288项参数,进一步保证和提升了检测活动的权威性、公正性和规范性。 三、追求卓越,积极开拓疾控工作新领域 一是把加强健康教育和卫生新闻宣传作为创新社会管理服务、预防疾病的治本之策来抓。在开展常规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承担大量的卫生新闻宣传工作,以《泉州晚报》和泉州电视台的健康专栏为主流阵地,每周推出纸质主打稿件和电视新闻报道2期以上,编印4期共12万张健康教育墙报下发各地、各相关单位并督促张贴。开展多种形式的控烟宣教工作,并配合市爱卫办开展创建无烟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督导。二是把创新慢性病防控作为应对疾病谱变化和“保民生、建小康”的重要工程来抓。在开展居民全死因调查、开展省市级死因监测点工作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力度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和控烟行动,指导丰泽区创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并通过省级评审并申报国家级示范区。全市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2.3%,高血压、糖尿病健康规范管理率分别为74.08%和73.74%,同时加强重性精神病、恶性肿瘤病例信息化管理。三是以开展应用性课题研究为抓手创新教学科研工作。制发《泉州市疾控系统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实施方案》,组建涵盖卫生应急、传染病等16个卫生专业的泉州市突发公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专家库;组织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趋势等四个专题的风险评估会议,提出关注的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以及风险管理建议。根据防病监测和社会对卫生检测服务的需要,新开展黄曲霉毒素M,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衍生物,红2G、碱性橙21,碱性橙22等非食用性染料的检测,并独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细胞。《泉州市消除碘缺乏病防治研究》、《泉州市控制和消防麻疹策略14年研究与效果评价》获得泉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在派出四批专业骨干赴新疆昌吉、西藏林芝开展业务工作传、帮、带的基础上,接受新疆昌吉市疾控中心第四批3名专业人员前来交流学习,从政治的高度抓好援疆、援藏工作。 |
- 返回首页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 【字号 大 中 小】
- 责任编辑:陈晓青
- [ 03-06]19名出嫁女讨回200多万分红:20纸诉状告政府
- [ 03-06]斯诺登爆料称英政府疑发UFO假照掩饰秘密活动
- [ 03-06]利比亚政府引渡卡扎菲之子萨阿迪回国
- [ 03-06]《福建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5月1日起施行
- [ 03-06]陈锡文:土地制度改革会对政府收入结构产生很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