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宁德市医院:朱绍亨

www.fjsen.com 2014-03-07 08:31   来源:福建卫生计生新闻网

1b6b6ca06179643ee68deb06317527b9

事迹材料: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医务人员,没有过人之处,和年轻的医务人员相比,只是多了几分经验和预见罢了。”尽管朱绍亨医生为人低调,但谈起“医生”和“患者”,他似乎有说不完的故事。医者父母心,一双粗糙的手,一颗对事业依旧炽热的心,朱绍亨说,“对于医生来说,并不是8小时的工作结束后,就可以放松休息了。病人会在你心中,或许此时你正在吃饭或者睡觉,头脑中仍会翻阅着患者的病情……”

朱绍亨,男,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南京铁道医学院医学系,获学士学位。曾于福建省协和医院心血管病中心、福建心血管病研究所等单位进修心血管内科、临床心电生理学、超声心动图学。现任宁德市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医师,兼任福建医科大学教授、福建中医学院教授、福建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生导师,福建省心血管病学会常委,省医学会理事、宁德市医学会常务理事。

三十二年,从“赤脚医生”到“医学专家”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年仅十七八岁的朱绍亨,如愿地踏上了从医的道路。“当时每一次出诊,村民一般会给几个鸡蛋作为报酬。”朱绍亨回忆起那段“赤脚医生”的日子,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其实,朱绍亨从医并非偶然,他的父亲便是宁德蕉城七都卫生院里的老中医。见过病人的疾苦伤痛,看到父亲为他们祛病疗伤,朱绍亨从小便感受到医生的过人之处,加之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1975年,朱绍亨开始在七都镇六都村当起了“赤脚医生”。

尝过了医生的“甜头”,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朱绍亨毅然报考了南京铁道医学院,5年后,他正式踏上医学路。在这路上,他已走了32年,期间没有动摇,没有犹豫,有的只是越来越扎实的医学技术,越来越丰富的医学经验,越来越前沿的预见和坚定不移的“医者父母心”。

从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医学系学生到内科住院医师、主任医师再到副院长。朱绍亨保持他一如既往的低调作风,脚踏实地,认真研习学科领域知识。他说,医生这个职业,就要求医生要不断的学习。同一种病在不同患者身上表现并非相同,病人身上的问题怎么解决,医生需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技术。尽管和当初“赤脚医生”的情况比起来,医疗水平和条件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不论外部环境如何改变,他认为,医者就应该不断加强学习,用自己的专业带给病人更多的希望。

一门心思,只为发展医疗事业惠及百姓

1987年,朱绍亨从永安铁路医院调回宁德市医院,不久便参加了进修学习。1988年,进修回来后,朱绍亨带领相关人员在宁德陆续开展心脏超声诊断、临床电生理检查、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起搏器植入术等。在朱绍亨的努力下,一个内科的心血管病医疗组逐步发展成了现在具有46张床位、配备有心脏重症监护室、心脏超声室、心导管室,能开展多种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具有较为完备的医、教、研功能的心血管内科。可他谦卑地说,那得益于老前辈们打下的基础和心内科全体同仁的努力。

不仅如此,朱绍亨在1995年还专门去进修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并向医院提出发展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想法,当时未得到重视和回应。这并未使朱绍亨灰心,他带领团队克服困难,从外围血管造影、肾动脉造影起搏器植入做起。此后,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设备的更新及队伍的壮大下,介入治疗在宁德市医院开始有了大的发展,如今在省内地级市范围里已跻身前列,这对闽东心血管病人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甘为人梯,培养壮大医疗队伍新力量

“我深知年轻医师成长不易,他们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应该得到支持和鼓励,开展新技术的渴望应该得到满足,应该给他们平台,这样技术才会进步,经验才能累积,才能更多地惠及病人。”朱绍亨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对于年轻医务人员的培养,朱绍亨尽量鼓励他们多和省里的、国内的专家学者交流学习,甚至到国外去进修。培养年轻的一代,去改善医疗条件,保证医疗质量。

2003年起,朱绍亨担任宁德市医院副院长,从临床工作转向另一个全新岗位。身份变了,责任重了,但他低调踏实的作风没有变。无论是非典时期组建医疗突击队还是应对医疗纠纷,无论是医疗质量管理控制还是医院等级评审,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每一个进步都有他贡献的一份智慧和力量,但他心中仍记着自己的初衷和责任。在他看来,身为一名医务人员,重要的能为老百姓多做些什么,这些成绩谈不上贡献,只是他做好一名医生理应做好的工作罢了。

  • 返回首页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责任编辑:陈晓青
相关新闻
  • 地方工会
  • 全国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