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卫生计生新闻网> 宣传动态> 行业尖兵 > 正文

闽侯乡村医生潘福惠:“要对得起‘先生’这个称谓”

usa.fjsen.com 2014-09-02 10:13:22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1970年,潘福惠成为一名赤脚医生;44年,他坚守在闽侯小山村;10多年来,妻儿一直劝他到福州生活,但他还是选择只身在山里为村民服务。因此,村民尊称他为“先生”

“要对得起‘先生’这个称谓”

东南网9月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通讯员 洪见文)

8月27日,驱车沿闽侯县115县道盘旋而上,再经过4.5公里长的乡村水泥路。路逶迤,山如削。记者此行的目的地是大湖乡仙山村,村医潘福惠在这里行医44年。

听说记者要寻找潘福惠,村民们自愿带路,领着记者来到村卫生所。“先生,有人找你。”村民潘如锦说。在村里,村民们都很敬重潘福惠,不叫他“医生”,而是称他为“先生”。

从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他坚守在偏僻山村,只因牵挂着乡亲们

仙山村,是一个1000多人的小山村,常住人口只有300多人,大多数人出门谋生,留下的多是妇孺老幼。

村里仅有一家卫生所,它其实就是潘福惠的家。面积约40平方米,诊察桌是一张破旧的木桌,桌面磨得很光滑。诊室内收拾得干干净净,药品摆放很整齐。

卫生所只有潘福惠一名医生。1966年,他初三毕业,在当时村里算是读书人。历史上,村里还从未有过医生,村民头疼脑热,就得步行6公里,到最近的洋山村卫生院看病。因为看病不便,村民生病大多忍着,许多小病往往被拖成了大病。潘福惠很着急,他立志当村里第一个医生。

上世纪60年代,全国各地开始培养农村赤脚医生,为农民看病。1969年,村里派潘福惠到洋山村卫生院学习。1970年,他学成归来,成为一名赤脚医生。潘福惠清楚记得,当时看病收费很低,一般只有一两分钱,虽然生产队以记工分代酬,但是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还是很困难。因此,他只能半农半医,不看病时就得参加生产队劳动,多赚点工分,晚上还得挑灯自学医学知识。

“在当时缺医少药的条件下,赤脚医生靠着两件宝:一根针、一把草,治疗靠银针,用药靠中草药,解决了村民就医问题。”潘福惠说,“虽然很辛苦,但只要一个电话,随时提上药箱就走。”

到上世纪80年代末,赤脚医生转型成乡村医生时,40多岁的潘福惠经过县卫生局培训,也成为一名乡村医生。但是,农村的行医条件依然艰苦,许多头脑活络的乡村医生纷纷到城镇开起私人诊所,发家致富。与潘福惠一起培训的大湖乡赤脚医生有10多人,现在只剩他一人留在村里。

一个人,一个药箱,一把手电筒。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夜半三更,潘福惠都得出诊看病。这一走就是44年。村里200多户村民,每家每户他都走过。到了夏日夜里,山里黑灯瞎火,山路上毒蛇很多,一名村民前两年曾被毒蛇咬伤送命。因此,潘福惠出诊时,无论天多热,他都要穿上雨鞋,打着手电筒,预防毒蛇伤人。

1995年,潘福惠的儿子大学毕业,在福州一家社区医院当医生。后来,为了照顾孙子,潘福惠的妻子下山帮忙,家里只剩他和父母亲3人。前两年,他的父母亲相继离世,空荡荡的家只剩他一人,他成了一名“留守医生”。在福州生活的妻儿多次劝他下山,但是他还是毅然留在村里,他放心不下的是村里300多名村民。

“说实话,谁不想一家人团聚,有哪个爷爷不想念自己的孙子。但是,这里的乡亲更需要我。”潘福惠说。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