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卫生计生新闻网> 宣传动态> 行业尖兵 > 正文

闽侯乡村医生潘福惠:“要对得起‘先生’这个称谓”

usa.fjsen.com 2014-09-02 10:13:22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44年如一日,他为群众提供及时、优惠的医疗服务,村民尊称他为“先生”

今年67岁的村民潘福五清楚记得,去年6月,他被自家养的蜜蜂叮咬后,人事不省。邻居潘如锦发现后,赶紧叫来潘福惠。此时,潘福五已经出现过敏性休克,脸色发青,小便失禁。

经过潘医生的紧急治疗,20分钟后,潘福五苏醒过来。“要是没有潘先生,我这老命早就没了。”在村里,潘福五逢人就夸潘医生。

记者了解到,潘福五的两个孩子都在福州工作,家里就他一人。在仙山村,像潘福五这样的家庭非常普遍。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多,小孩感冒发烧,老人突发意外,他们需要潘医生,看小病能够不出村,大病能够先行处置,赢得宝贵抢救时间。

据村主任潘福汤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潘医生看病的价格就从未涨过。即使山路崎岖,最远的村距离卫生所3公里,但是他的出诊费只收三五元,3包药最多收10元,看病收费一般为七八元。“10多元能干什么?就是一顿拌面扁肉。现在许多物品都在涨价,但是,潘医生的看病收费从没有涨过。而且,农村困难家庭很多,许多时候潘医生要自掏腰包,这些年少说也垫了三四千元。”潘福汤说。

采访当日,记者见到潘福惠时,他的裤脚边沾满了泥土,他刚从田里劳作回来。光靠看病,潘福惠的月收入不到千元。为了贴补家用,他一直保持着赤脚医生时代半农半医的习惯。看病之余,他种水稻、种蔬菜,去年水稻产量1000多公斤,2亩多菜地保证蔬菜自给自足,而且他还养了许多鸡鸭,解决了生活问题。

“在农村,老师和年老有学问的人才能称作‘先生’,44年来,潘福惠给每家每户都看过病,这份情,大家忘不了,因为大家敬重潘医生,这么多年过去了,‘先生’这个称谓一直没有变。”潘福汤说。

“大家给我‘先生’这个称谓,一辈子行医,我就要对得起这个称谓。”潘福惠说。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