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卫生计生新闻网> 热点话题> 健康长廊> 日常急救 > 正文

心脏骤停 勿错过复苏“黄金四分钟”

usa.fjsen.com 2015-07-03 17:23:1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来说两句

  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李旭在为媒体讲解心肺复苏

统计显示,中国心脏猝死人数每年达到54万,平均每天约有1500人死于心脏骤停,居全球之首,而60%以上的猝死者都发生在医院之外。近日,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与“心在线”共同举办了一期“媒体体验营”活动,请记者走进“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马长生教授表示,希望通过媒体深入临床一线,向公众传播正确的疾病急救知识,并通过媒体架起医患之间的桥梁。

心脏复苏“黄金4分钟”

心脏急救中最严重的情况是心脏骤停,即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导致重要器官严重缺血、缺氧,如果不及时干预,将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来自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的李旭强调,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4分钟内进行复苏可能有半数被救活,又称“黄金4分钟”。

李旭说,美国成年人因为都要参加心脏复苏培训,每年能抢救大约20万个生命;而中国,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却不足1%,原因之一是众多的人没有参加过心脏复苏培训,遇见这种情况便束手无策。因此,专家呼吁,每个单位都应请专业人员为职工培训心脏复苏技能,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专业医生指出,遇到心脏骤停的患者时,千万别慌张,应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一、当患者突然倒地,要跟患者说话,请他睁开眼睛,和你握手,判断对方是否有反应、有意识;二、如果患者没有意识,应继续观察10秒钟,看病人胸腔有无起伏、颈动脉是否有搏动,判断患者是否还有呼吸;三、如果没有呼吸,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四、施行胸外按压,进行心肺复苏;五、人工呼吸,每按压30次后做两次人工呼吸,直到医护人员到达。

欧美国家要求,从患者到达医院至扩张开通血管的时间,应控制在60分钟以内,然而在我国普遍超过120分钟。

急性心梗救治5大挑战

“中国每年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每10秒即有1人因此丧生;目前我国心梗患病者约有250万人,每年新发患者至少50万……”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主任聂绍平,以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字,为记者讲述了生动一课。

聂绍平说,曾有一位急性心梗患者,送来很及时,当时的身体状态也适合手术,但在手术前,家属因为害怕风险而拒绝签字。最终导致时间延迟,患者心肌坏死,术后心脏长了室壁瘤,对心功能造成了影响,家属后悔莫及。

“在急救时,很多家属宁愿到处打电话询问朋友,也不相信医生的话。关键时刻因为家属‘掉链子’而耽误了救治,是最让人痛心的事。”聂绍平说,急性心梗的最佳治疗是在一定的时间窗口内(一般为发病12小时内)进行急诊介入治疗。而目前中国心梗急救还面临着以下5大挑战:

患者就诊延迟。心梗死亡7成以上发生于到医院之前,导致患者就诊延迟的原因包括纠结于医疗保险的覆盖问题;没有快速识别疾病;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严重;尝试自行治疗,耽误了就诊;地理位置偏僻,转运慢;患者为女性,症状不典型;不愿打扰别人请求援助等。

急救体系尚待健全。首诊医院选择不当是导致急救延误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仅有1/4的患者能通过急救医疗系统转运到医院。现有指南认为,急性心肌梗死应选择有急诊介入治疗或急诊介入治疗能力的医院首诊,即便到达没有急诊介入能力的医院,也应尽快转诊到有急诊介入能力的医院。然而,很多自行转运的患者多选择就近医院,仅1/5的人能根据急救资质选择医院。

早期再灌注治疗比率较低。在中国,心梗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比率仅占5成,但在发达国家,全社会心梗早期再灌注治疗率都在80%以上,心梗院内再灌注治疗率甚至达到100%。

医院内再灌注治疗时间普遍不达标和急救中心设施、团队及服务模式有问题。仅有7%的溶栓患者能达到从入院到溶栓开始时间少于30分钟,仅有22%的急诊介入治疗患者能达到从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少于90分钟。

5个环节延迟心梗救治

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副主任医师贺晓楠介绍,分析延迟的具体原因,在于救治过程中5个主要环节拖了后腿。

首先,与患者相关的延迟。据统计,有46.7%的患者就诊时间大于12小时,失去了接受急诊再灌注治疗机会;仅有38.9%的患者就诊时间少于6小时。导致这一延迟的原因主要为患者对急性心梗认知贫乏,没能及时就诊或拨打急救电话;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时间长等;其次是转运的延迟和非介入医院的延迟。非介入医院的延迟平均是68分钟,只有11%非介入医院的延迟少于30分钟。此外,是门—球时间的延迟。即患者发病后还要花时间排队、挂号、就诊、缴费、取药、办理住院等因素也造成了一定的延迟。最后是介入医院的模式造成的相关延迟。

在这5个环节中,贺晓楠着重强调了与患者相关的延迟,她认为,加强患者教育(包括心脏复苏技能教育),能明显缩短急救时间。“急诊中经常碰到这种情况,发病后患者先忍上3个小时才叫救护车,好不容易到了医院,做不做手术还要等全家到齐了商量1小时。这些环节太浪费时间,所以患者是最容易改进的环节,而患者教育是最有效的措施。”

链接

心梗救治模式

2014年,北京安贞医院胸痛中心成立,开设了胸痛门诊,专注胸痛筛查。

急诊危重症中心教授艾辉介绍,当患者拨打了急救电话,胸痛中心便会立即开启实时跟踪。从救护车接上患者到来院的路上,胸痛中心的监控系统会连续不断地显示急救现场画面,传输患者心电图,地图持续显示车行位置。根据这些实时传送图像,胸痛中心可以提前做好接诊准备。而院内开辟出的绿色通道,则真正实现了急诊介入治疗的无缝链接,患者到达后可直接被送入手术室,为抢救生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胸痛中心的建立,不仅提高了胸痛疾病的诊断正确率,减少漏诊及误诊,还有效衔接了120的院前急救及院内救治,缩短时间延误,提高了救治效率。同时,在提高百姓的疾病救治意识,减少就诊延迟,降低院外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