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卫生计生新闻网> 热点话题> 健康长廊> 日常急救 > 正文

秋季马蜂性情更凶狠 如遇攻击原地蹲伏遮护头颈

usa.fjsen.com 2015-09-14 09:25:57  王金植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秋季马蜂性情更凶狠,如遇攻击——

原地蹲伏 遮护头颈 设法驱逐

核心提示

11日,泉州洛江一名61岁农妇遭马蜂群袭击,不治身亡。悲剧的发生,令人欷歔不已。据了解,秋季马蜂攻击性强,伤人事件多发。专家提醒,市民出行须多加防范,避免遭受马蜂攻击。

□记者 王金植

危险 9月马蜂性情更凶狠

“秋季马蜂攻击性强,市民出行要多加注意。”泉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孙亮先教授对蜂类颇有研究,他介绍,9月入秋,蜂类要储存食物过冬,可这个季节蜂类食物少,觅食的蜂类性情会更凶狠,市民如果遇到蜂类,尽量避开,不要招惹它们。

据介绍,马蜂窝大多结在砖木结构的老房子屋檐上和树木上,或是没有烟火,闲置的地方。秋季是马蜂回巢的季节,异常敏感,容易蜇人。此外,马蜂吃昆虫尸体,喜欢甜食,城市树木花草增多为马蜂提供了丰富的昆虫和蜜源等食物,垃圾堆里也有大量适合马蜂吃的食物,给马蜂提供了充足的食物,马蜂也会骤增。

后果 毒液可造成休克或身亡

“人被马蜂蜇后,不可掉以轻心。”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陈华震医生说,马蜂的毒液中含有异体蛋白,其侵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后,会引起肝、肾、心脏等器官功能衰竭。因个体体质不同,有些人对蜂毒反应较强,严重时可引发休克或身亡。

他说,如被马蜂蜇到,应首先挑出伤口里的蜂针,不要挤压或吮吸伤口,可用肥皂水冲洗,或用酒精消毒,然后再涂上白花油之类的药物。一旦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另外,一些过敏体质的人被马蜂蜇伤后,可能会休克,这样的病人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否则会出现生命危险。

提醒 遇到马蜂追应原地蹲伏

据介绍,一般情况下,马蜂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人,市民最好不要去捅马蜂窝,以免受到马蜂攻击。一旦受到马蜂攻击时,千万不可狂奔,以免马蜂群起而攻之。最好的办法是就地卧倒,并用衣物保护好头颈等暴露部位,可蹲伏不动,不要迅速奔跑,更不要反复扑打。孙亮先提醒,蜂类最怕火和烟,可以用烟将被蜇的人笼罩起来,马蜂就没法靠近。如果被蜇的人身上有香烟,可点燃将烟圈吐出,也可阻止马蜂靠近。

陈华震建议,市民在野外作业或游玩时,应加强个人防护,包括穿浅色衣裤,避免使用芳香浓郁的护肤品或香水,随身携带防毒蜂蜇伤的药水等。在户外工作时,最好佩戴帽子、穿长袖长裤,尽量减少皮肤暴露在外的面积。

同时,庭院要经常修剪树木,翻松土壤,减少马蜂筑巢的机会,注意不要惊扰马蜂,房前屋后避免栽种多汁植物,减少马蜂进入宅院的机会。蜂停落在头上、肩上时,轻轻抖落即可,不要拍打。

相关新闻

三种毒马蜂厦门最常见 提醒:不慎招惹切莫狂奔

秋季马蜂性情更凶狠 如遇攻击原地蹲伏遮护头颈

  各种类型马蜂与蜜蜂的个头比照。

秋季马蜂性情更凶狠 如遇攻击原地蹲伏遮护头颈

门前些日子淫雨霏霏,马蜂也蛰伏许久。随着雨水停歇,近日,正值活跃季的马蜂也开始蠢蠢欲动。记者从我市多家医院了解到,这几天,被马蜂蜇伤的市民多了不少,仅中山医院急诊科2日就接到4名被马蜂蜇伤的市民。

案例

上学第一天好开心 临放学被马蜂蜇了

小明(化名)今年7岁,就读于思明区某小学。上学第一天,他十分兴奋,适应得还不错。就当第一天的学习快要结束时,突然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只马蜂。小明未在意,随手拨弄时,不幸遭到马蜂的反击。随着连连剧痛,他一边捂着胳膊一边哭喊。老师发现他被马蜂蜇伤后,赶紧送他到中山医院急诊科处理。好在伤情不算严重,医生给他处理了被咬处,用了点醋,又用了些蛇药膏治疗,疼痛才渐渐消除。

无独有偶,近日早上8点,一名家住某老旧小区的中年女子在家中阳台晾衣服时,发现纱窗那有个马蜂窝。她找来杆子想将蜂窝捅掉,不料竟激怒了马蜂,几只马蜂开始围攻她,在她头上蜇了好几个大疙瘩。她也是当天被蜇伤的几名患者中伤情较重的,医生及时帮她进行了处理。昨天中午2点多,还有一对夫妻双双中招,他们原本只是想将闯入家中的“不速之客”赶走,却不慎被蜇伤了。

探因

秋季马蜂易“发火” 雨过天晴更需警惕

中山医院急诊科一名值班医生告诉记者,9月2日是近几个月来一天中接诊的被马蜂蜇伤病人最多的。预计接下来一段时间,被马蜂蜇伤者依然会维持在高位。

第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王勉告诉记者,近期她接诊的被虫叮咬的病例较平时增长了不少,其中也包括被马蜂蜇伤的病人。前几天,下完雨后,一男子在家附近的树下泡茶时,不慎被马蜂蜇伤,腿上被蜇得多处红肿,疼痛难耐,于是赶紧上医院处理。

为什么最近被蜇伤的病人突然增多?医生分析,一方面,此时刚刚入秋,本就进入了马蜂繁殖高峰期,马蜂很活跃,自卫意识强,容易“发火”;此外,由于刚刚雨过天晴,休息了许久的马蜂纷纷外出活动,增加了市民被蜇的几率。

集美区养蜂协会会长吴复兴说,9月至11月是马蜂的活跃期,这段时间气温较稳定,温度适中,最适宜蜂类生长。

警惕

最常见的是黑胸胡蜂

毒性最强的是大胡蜂

在厦门“作恶”的马蜂都是同一种吗?吴复兴介绍,马蜂学名为胡蜂,又称为虎头蜂,一般都具有毒性,最常出现在厦门的主要有三种:大胡蜂、黑胸胡蜂和黄腰胡蜂。

这其中,大胡蜂毒性最强,且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它们多生活在山林,常出现在海拔300米以上的山间,如天竺山、坂头等地。市民在出游时一定要特别留意,尽量不要与大胡蜂“正面交锋”。黄腰胡蜂也一般难以在市区找到其踪影。它虽然毒性最弱,被蜇后却是最疼的。

“最常在市区露脸的,是黑胸胡蜂。”吴复兴说,这种马蜂喜欢在人流较多的居民区出现,在市民阳台、墙角筑巢的马蜂,多半是这种,毒性也不容小觑。若发现马蜂挡道或在家筑巢,最好请专业人士清除,切莫擅自处理。如不慎招惹马蜂,应马上趴下不动并用衣物保护头颈,切莫狂奔,以免招马蜂群起而攻。

提醒

被马蜂蜇伤不可忽视

先用肥皂水洗再涂醋

若被马蜂攻击,应立即就医,不可掉以轻心。

王勉介绍,蜂毒含有蚁酸、组胺样物质、神经毒素等,除局部作用外,还可以引起溶血、出血、痉挛,严重者还会出现昏迷、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

蜂蜇伤可轻可重,轻者仅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但对于蜂毒具特异体质者,轻微蜇伤即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险。若没有出现胸闷、恶心、头痛、发热、关节痛、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只要进行抗过敏及时对症治疗,即可治愈。

中山医院急诊外科医生提醒,被蜂蜇伤后,应紧急处理,首先应立即设法拔除毒刺,局部冷水冲洗、冷敷,阻止蜂毒扩散、吸收。相比蜜蜂,马蜂和其它一些大型蜂类的毒液更复杂,除了要先用肥皂水冲洗,再用醋或硼酸来冲洗。同时要及时就诊,先清创,再根据病情使用抗过敏药物或止痛药物等,严重者需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应住院观察。

(记者 苏奇 通讯员 石青青)

【链接】

外出游玩 谨防虫咬

红火蚁

秋季马蜂性情更凶狠 如遇攻击原地蹲伏遮护头颈

王勉说,夏秋季一直是虫咬皮炎的高发期,近期接诊较多的还有被红火蚁咬伤的病例。红火蚁叮咬较为严重,伤口会有如火烧般的灼热感,大约四小时后,被蜇处将肿起白色脓包。只要不抓破脓包,大部分人十天后就能自然复原。一旦发现自己被红火蚁蜇叮,可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被叮咬的患处,并进行冰敷处理,以防患处发肿。可用类固醇药膏涂抹患处,较严重的可用抗过敏药,若多部位受伤或出现全身症状、过敏,须马上就医。在红火蚁分布区劳作或游玩时,要穿防护衣物和鞋子,避免赤手处理泥土、植物。

恙虫

秋季马蜂性情更凶狠 如遇攻击原地蹲伏遮护头颈

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吴晓鹭说,每年夏秋季是恙虫病高发期,特别是雨后。人在被恙虫咬了之后,主要有3个特征,一是持续发烧,二是淋巴结肿大,三是被叮咬处溃疡,且多有焦痂,这是重要特征。恙虫喜欢叮咬隐蔽、湿润、味道重的部位,如腋下、乳房下、腹股沟等。

市民应做好个人防护,户外活动时,应扎紧袖口、裤管口,衬衣扎入裤腰内,减少恙虫附着或叮咬。在暴露的皮肤和裤脚、领口或袖口上喷涂驱避剂进行防护。

蜱虫

秋季马蜂性情更凶狠 如遇攻击原地蹲伏遮护头颈

每年4月至10月是蜱虫的活跃期。它们一般栖息在草地、树林中,也寄生在家畜或宠物的体表,一般选择皮肤较薄、不易被搔挠的部位叮咬。一旦发现被蜱虫咬,可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虫,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虫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被蜱虫叮咬后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隐翅虫

秋季马蜂性情更凶狠 如遇攻击原地蹲伏遮护头颈

夏秋季隐翅虫也活动频繁。中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姜晓勇介绍,隐翅虫体内有强酸,若将其拍死后,酸性体液会留在皮肤上,能引起急性皮炎。隐翅虫不会叮咬人,也不会主动释放毒液,遇上隐翅虫,将它弹走或吹走就好了。如果不小心将隐翅虫拍死,可用肥皂水清洗虫体接触的皮肤,情况严重者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