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县:“五大工程”打造惠民计生
快速联动信息工程顺民意。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建成“人口计生11025信息平台”,计生、公安、卫生、民政等多部门快速联动,24小时安排人员值班,全方位服务群众,积极打造温馨计生,让小平台做出了大文章。1、视频对接,方便诊疗。通过联动信息平台,育龄群众可直接和值班医生视频对话,既可以省钱、省时,遇到难言之隐,还可避免面对面的尴尬。若是疑难杂症,还可以通过接诊医生找到上级专家、教授诊疗。2、告知流程,有利办证。育龄群众在办理生育服务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等相关证件时,需要提供什么材料、经过哪些部门单位、办理时限多久等等,全部在联动信息平台上告知,群众一看便明了,避免了来回跑、花冤枉钱。3、传递信息,助力创业。联动信息平台及时向育龄群众发布、更新所收集到的有关种植、养殖、加工等方面的信息,引领他们创业致富。特别在年终岁首及时向育龄群众发布各地用工需求信息,为农村的育龄群众劳务输出,拓宽就业渠道。两年间提供各类有用信息3200余条。4、干群互动,便于咨询。借助信息平台,广大群众可以和计生干部互动,一方面让干部能倾听群众的呼声,另一方面也让群众了解干部的难处,促进了相互了解。计生干部在回答育龄群众咨询时,还可以及时向他们宣传计生政策,特别是县里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让他们从中得到实惠。 人口文化宣传工程拂新风。该县合力唱响人口文化主旋律。大胆探索新型人口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资源和地方人文积淀,借助独特的品牌载体,不断拓展新方法、新途径,极力打造计生宣传亮点。1、北路戏曲演计生。北路戏俗称福建乱弹、横哨戏,属濒危小剧种,其曲调旋律优美、节奏欢快、行腔顺畅,道白、唱腔均使用普通话,深受全县广大群众的欢迎,现仅存于该县。县计生局投入资金10万多元联合北路戏剧团,创作《多福老太》等5个计生文艺作品,每年春节、夏秋农闲时节到全县农村巡回演。2、廊桥文化连计生。该是世界贯木拱廊桥之乡,也是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的电影《爱在廊桥》的拍摄地,至今还拥有19座贯木拱廊桥,这些桥或分布在人口稠密的县城,或横跨在乡野小溪之上。为让廊桥连接计生,他们在不破坏古迹风貌的前提下,在桥的两头设置计生宣传标语、生育文化广告,并把宣扬关爱女孩的女神请进桥上神龛之中,让民众在祈福时潜移默化接受“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同是传后人的”的新观念。3、选编民谣唱计生。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宦寿期间,为破除重男轻女陋习,发布《禁溺女告示》。县人口计生部门抓住这一契机,组织人员收集整理冯梦龙关爱生命、倡导男女平等史料,结合当地的民谣,编辑整理民歌《月光光》,并编印了上万册在全县广加宣传,其创作体现关爱女孩思想的歌曲《女儿花》,因词曲优美入选《福建歌声》杂志而传向省内外。4、 影视宣传播计生。将人口计生知识宣传融入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制作婚前优生健康检查知识、计生优惠政策集锦、计生家庭致富典型等短片,在每场电影放映前播放10分钟,还投入专项资金向福建广电集团总公司购买《孕育指南》付费电视频道,免费提供给全县人民观看,让全县育龄群众了解科学、丰富的生育及婴幼儿培养知识,从而广泛普及优生知识,最大限度地减少缺陷婴儿的出生。5、幸福家庭品计生。组织开展“寿宁计划生育幸福感召行动”,先后开展了计生“幸福家庭”、“幸福母亲”评选、表彰和宣传活动,分别评选产生“幸福家庭”1000个、“幸福母亲”500名,并为他们颁发奖金,在群众中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人口文化创建活动,有力促进了广大人民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推动了全县人口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
- 2015-12-0479岁志愿者退而不休 义务宣传计生基本国策27年
- 2015-12-03抚市镇:创新计生工作思路受欢迎
- 2015-12-03岚谷乡“三化三有”开展计生宣传月活动
- 2015-12-03范坑乡:扎实开展群众自治计生示范村建设
- 2015-12-03开善乡:多措并举做好计生新政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