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医改:改革成效大,“拿来”还需因地制宜
说起地方医改,最近热度最高的非三明医改莫属了。三明市是福建省西北部的一个新兴工业城市,但其工业发展受到的关注远不如医改。早在2012年实行医改以来,三明医改就一直受到社会关注。此次更因2015年12月1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三明模式”作了长达5分10秒的报道,让业界猜测,是否三明模式即将全国推广。 三明市通过各项改革,在控制药价、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节约医保基金及提高医务人员薪资方面都收到明显成效,这一点从其各项具体数据对比即表现得相当明显。不过,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兴琳认为,模式是否可广泛推广,还需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异。 政府贡献:医药管控多管齐下 财政支持 在三明市尤溪县医院院长杨孝灯看来,围绕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药品回归治病功能这“三个回归”的医改要求,三明医改的效果集中体现在政府贡献与医院改革两大方面。 杨孝灯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三明医改中,政府作用功不可没,从顶层设计上强力推行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首先是取消药品加成。三明市另一县医院王院长(化名)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介绍,2013年2月1日起三明市同时取消所有药品加成,包括中药饮片和耗材。一些常见药如降压药氯沙坦,实现零差率前为47元,零差率后降为41元;头孢拉定胶囊由5.17元降为4.5元等。 如果说取消药品加成三明并非“一枝独秀”,而是为了响应国家政策——事实上,我国多地都相继实现药品零差价。但另一个做法却算是一个了不起的主动作为,即三明市联合宁波、内蒙古等地实行了药品联合询价采购机制。药品取消15%加成后,损失的收入一般都是通过政府补贴、提高医疗服务收费和医院成本控制三部分弥补。王兴琳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强调,在贫困和欠发达地区,政府补贴较为困难,三明市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联合询价机制不失为一个重要的补充。 不过由于政府重视,三明市财政在医改方面十分给力。王院长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现在政府财政给予医院定向补助,以三明市建宁县为例,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采购由政府承担,仅2015年县级财政补助就达到1000万元,但并非每年如此。”王院长介绍,2015年,其管理的医院毛收入总量约为6000万元,如利润占一半也就3000万元,但一般利润达到一半并不易。因此,政府的投入显得甚是管用。 不过,王兴琳提醒,二次议价承受最大压力的对象是药企,她认为,药企在商业运行中合理的利润应该有,在药企发展没有国家拨款支持的情况下,完全无利的买卖企业是不会做的。且由此导致单纯的药品价格下降也并不完全是“皆大欢喜”,还存在药企质量保证的风险。因此,从长远看,如果药品生产企业长期缺乏合理利润空间,将可能使整个药品生产行业受影响,最终受“牵连”的还是患者。 另外,除了取消药品加成与实行联合询价机制外,三明市政府对重点药品实行监管,以市为单位,建立医院用药名单,对用药量排前10名药品进行动态监管。在药品控制方面还实行“一品两规”制度。王兴琳认为,这些举措对其他地方医改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
- 2016-01-15国务院医改办调研组来岩调研
- 2016-01-14福建:分级诊疗撬动医改坚冰 签约服务激活一池春水
- 2016-01-14福建:分级诊疗撬动医改坚冰 签约服务激活一池春水
- 2016-01-14“医改明星”三明 关于医改药改的数字化思辩
- 2016-01-14福建:分级诊疗撬动医改坚冰 签约服务激活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