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模式”被纳入国家分级诊疗改革指导意见
【展望2016】 深化分级诊疗改革 落实“全面二孩”政策 把握建设“健康厦门”工作主线,突出以深化分级诊疗拉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以领先学科建设提升医学技术水平,以“医防融合”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促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四大工作主题,让全市人民享有更好的卫生计生服务。这便是2016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的四大主题。 深化分级诊疗改革 制定出台《厦门市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方案》;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改革医保支付办法,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保结算总额;增设一批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中心和服务站,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快调整三级医院部分体现医疗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实施新一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改造,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配备投入,加大招聘编内人员力度和全科医师、健康管理师的培训力度;出台“名医进社区”财政补助办法。 着力提升岛外医疗水平 积极推进岛外市第三医院、第五医院和市海沧医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力争全市每个区至少都有一所三甲医院;按照“1 1”模式,启动第一医院马銮湾院区、中山医院环东海域医院院区建设。 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 继续深化市校合作,推进与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的共建合作;进一步提高“双主任制”和“院士平台”引才待遇;建立和实施年轻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素质。 推进“互联网 医疗” 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信息技术,推进“互联网医疗”发展,探索在线医疗服务模式;完善和推广远程医疗信息系统,探索实施远程家庭健康监护;着力推动医疗机构之间医学影像信息共享工作。加快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信息化医疗会诊、医学教学培训项目建设;整合卫生计生信息资源,强化跨部门信息共享,加快全市人口信息库建设。 建立慢病防治中心,促进“医防融合” 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筹建厦门市慢病防治中心,重点强化“医防融合”慢病防治一体化工作体系建设,促进临床医疗与公共卫生机构的业务交流和合作,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提高厦门慢病防治科研水平。 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 筹备建立厦门市国医堂中医名家门诊部;建设中药煎药配送中心;开展厦门市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与文献整理、传承与研究工作;遴选一批厦门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和继承人,实施基层中医名家“师带徒”项目;开展基层名中医评选,扶持建设一批基层中医药特色专科;搭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智慧平台”,探索“互联网中医药”服务。 |
- 2016-04-14宁德市有序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
- 2016-04-14莆田荔城区推家庭医生实施分级诊疗 解决“看病难”问题
- 2016-04-14“厦门模式”被纳入国家分级诊疗改革指导意见
- 2016-04-14破解医院“冰火两重天” 漳州推进分级诊疗制度
- 2016-04-13泉州拟建设"泉州购"综合平台 安溪计划2017全民奔小康|漳州推进分级诊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