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何时不再“靠手掰”
部分家长安全用药意识匮乏 孩子病一时半会不好,着急的家长最常用的办法是加量,一片不够吃两片,一种药不行再加几种。为了让小孩子吃下药,将药掺和在牛奶、糖水、饮料、粥汤里服用;没有医生指导,根据自己或亲友的经验给孩子用药…… 儿童用药安全的另一个误区是担心药品副作用。害怕是药三分毒,一旦症状减轻,不少家长就会停药。 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步泳介绍,通过对3576位0—14岁儿童的家长调查,84.9%存在儿童用药隐患,72.5%的家长擅自停药。 儿童不是小大人,更不是缩小的成人。专家表示,由于儿童各身体器官发育尚未成熟,肝脏和肾脏对药物的消化和排泄能力较弱,擅自让儿童联合用药,会加重其肝脏和肾脏功能负担,甚至导致肝肾中毒。 王晓玲说,有些药是不可替代的。她希望今后儿童药品短缺的状况能够得到更多关注,让医生不再为没有“武器”而担忧,全社会要共同努力量身定制儿童药,让孩子治病有药可用。 国家卫生计生委药政司副司长张锋表示,将借鉴国际有益经验和有效做法,完善儿童用药法规制度建设,研究制定儿童用药的保障条例。进一步协调畅通申报审评的专门通道,加大儿童用药优先审评审批的力度。 葵花药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关彦斌希望联合政府、医疗、科研等力量,立足传统中医药以及中药现代化,破局儿童药困境,承担起儿童安全用药的行业责任。 中国人口宣教中心主任姚宏文表示,我国儿童用药安全需要动员全社会各系统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携手开展大众性儿童科学用药知识的传播和教育。 |
相关新闻
- 2016-09-1495%以上的儿童药不配专用量器 “靠手掰”到何时?
- 2016-06-02三部门印发首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
- 2016-03-01官方谈儿童药品短缺:适合儿童的剂型和规格少
- 2015-01-27儿童服成人药隐患多 不同年龄段儿童药陷紧缺窘境
- 2014-06-19乐嘉携手《小葵花儿童药 妈妈听我说》争夺宝宝话语权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