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菁:从雨伞厂钳工到耳鼻喉科主任
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耳鼻咽喉科的医生 1988年8月,在福建医学院医学系学习了五年,刘菁进入邵武市立医院耳鼻咽喉科成为一名住院医师,这个专业已经伴随了他的二十多年。 从住院医师一直到主任医师,刘菁还担任过医院医务科副科长,兼任过邵武市昭阳卫生院院长。因为获得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并最终使得“成为一名医生”的梦想成真,工作后的刘菁更加努力,更加要求上进。1998年,邵武市立医院成为南平地区最早独立开展喉癌手术的医院之一,在多次观摩专家手术,并前往多家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之后,刘菁和他的团队也开始了独立开展手术的“冒险之旅”。2001年,还在北京开会的刘菁接到一个电话,为一名50多岁的喉癌患者诊治,他从北京很快赶回了邵武,在对患者的风险评估和综合分析后,他建议实行“次全喉切除+喉成形术”。由于难度较大,加上患者对手术的不理解,患者带着不信任的情绪离开了医院,半年内转诊多家医院,得到的结论都是手术治疗。最终,患者还是回到了刘菁医生这里,请求手术。经过进一步的评估,刘菁和他的团队认真周密地为患者制定了“次全喉切除+喉成型”手术方案,并取得了成功。十五年过去了,这名患者恢复良好,不仅像正常人一样说话、饮食、呼吸,而且还能够参与一般的体力劳动,现在他依然定期到刘菁医生这里来复诊,还和刘菁成为了好朋友。 对于患者,刘菁始终保持一颗“仁爱之心”,工作中有自己的原则性,对待患者及其家属特别耐心、细心,每一次术前谈话他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跟患者说明手术的意义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我们科室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短,通常一周就出院了。”跟刘菁搭档20多年的耳鼻咽喉科护士长黄旭霞说,“但就是短短的一周,也经常看到患者或者家属在床头前,在住院部过道里不停感谢刘主任。”就是这样,刘菁带领着耳鼻喉科上上下下各级医生全力以赴诊治每一位患者,认认真真对待每一台手术。 这些年来,刘菁长期坚持每天提早半小时上班。无论是专家门诊,还是病房查房。对于一些第二天需要手术的病人,刘菁常常在前一天晚上来到床头前跟患者聊一聊。“多做一些解释和沟通,就可以帮助他们解除心理紧张,更好地配合手术。” 1998年,刘菁为两例喉癌患者同时开展手术,术后患者住进了同一间病房。这两位患者,一个家里经营生意,经济条件比较好,术后请专人护理,补充各种营养品。另一个则是村里的农民,为了手术,卖了家里唯一的一头牛,手术后不要说跟上什么营养,家里也抽不出人来照顾。这样截然不同反差的情况,每天来查房的刘菁悄悄地看在眼里。那个年代,订一份牛奶很不容易,担心患者术后恢复的刘菁把自己的牛奶让给了他,有时候家里有好吃的,也让爱人多做一份,上班的时候带到病房。十八年过去了,直至今日,那名已经恢复的患者只要进城,还时不时到科室里来,带一些自家种的南瓜、地瓜、笋子送给刘菁。 |
- 2016-02-24耳鼻喉学术泰斗交提案称“雾霾让人逐年变丑”
- 2015-10-30秋冬季节耳鼻喉病多发 老年人群需多注意
- 2014-10-10泉州长庚耳鼻喉专科医院医疗诈骗纪实
- 2014-02-19医患关系再度紧张 为何耳鼻喉科医生频繁受害
- 2014-02-19为何耳鼻喉科医生频繁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