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抑郁症或将成人类第二大疾病 医生:首次发作规范治疗很关键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楚燕通讯员李灿瑜)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的主题为“共同面对抑郁,共促心理健康”。抑郁症被称为“情绪感冒”,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精神疾病。专家表示,全球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人数高达100万人,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人类第二大疾病。 人难免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一般人能很快调节好,而抑郁症患者则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杨威医生介绍,以下人群是抑郁症高发人群: 1女性,如家庭不和睦、为情所困者,孕产妇。值得注意的是,孕产妇因为体内激素剧烈变化,加上角色转变,容易出现抑郁情绪。 2空巢老人,由于长期子女不在身边,生活圈子单一,一旦出现老伴去世或退休等生活事件,也可能诱发抑郁。 3有较严重躯体疾病的人,由于长期被病痛困扰,又无法得到有效治愈,容易抑郁。 4长期高压工作人群,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也较容易诱发抑郁情绪。 “药物治疗是当前治疗抑郁症最主要的方法,适用于所有抑郁症患者,而心理治疗也是有效的方法,可以减轻和缓解抑郁症状。”杨威表示,抑郁症需要长期治疗,即使首次发作,也需要治疗至少1年左右,如有复发,疗程可能更长。所以一旦抑郁症首次发作,就要积极规范治疗,这是预防将来复发最好的时机,很多人没有把握这个时机,使抑郁症反复发作,最终演变成难治性抑郁症,甚至出现一些难以挽回的后果。 如何预防抑郁呢?杨威建议,工作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重视自我心理调节,多和积极乐观的人交往,多参加各种活动,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寻求亲人、朋友的帮助。另外,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丰富业余生活,都是有效对抗抑郁的方法。春季正是抑郁症高发季节,若抑郁情绪长时间无法排解,应及时向专业医生求助。 |
- 2017-04-05清明假期因大吃大喝导致胃肠疾病明显增多
- 2017-04-01慢性疾病预防保健知识讲座进农村
- 2017-03-29疑因疾病抑郁男子凌晨在医院坠亡 砸坏楼下宝马
- 2017-03-292017年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 2017-03-27岚谷乡开展“春季疾病预防”健康义诊咨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