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卫生计生新闻网> 新闻资讯> 本委动态 > 正文
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健康福建2030”行动规划》的通知

2017-06-06 10:19:17  来源:福建省政府网站责任编辑:王超    我来说两句
    

各市、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省直各单位:

《“健康福建2030”行动规划》已经省委、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

2017年5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健康福建2030”行动规划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建设基础

第一节 主要发展成就

第二节 面临形势挑战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建设原则

第二节 战略目标

第三章 建设任务

第一节 实施健康福建五大工程

一、实施健康促进工程

二、实施健康服务工程

三、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四、实施健康环境工程

五、实施健康产业工程

第二节 构建健康福建三大平台

一、构建健康信息服务平台

二、构建健康科技创新平台

三、构建健康对外交流平台

第三节 强化健康福建五大保障

一、强化体制机制保障

二、强化健康筹资保障

三、强化健康人才保障

四、强化食品药品安全保障

五、强化健康法治保障

第四章 组织实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第二节 营造社会氛围

第三节 强化监督落实

前 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健康中国建设。2016年8月,新世纪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正式吹响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号角。省第十次党代会作出了大力推进健康福建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的重大部署,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作了制度性安排。

为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结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本省实际,制定本行动规划。本行动规划是推进健康福建建设的行动纲领,是各级党委、政府履行相关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卫生与健康领域各主体行为的重要指南。全省上下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全力推进健康福建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作出积极贡献。

第一章 建设基础

第一节 主要发展成就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民健康。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健康领域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健康福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积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5.95%,继续位居全国首位;城市(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38.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9平方米。全省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水平,12条主要河流Ⅰ~Ⅲ类水质比例为94.0%。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良水平,2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99.5%,9个设区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97.9%。全省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132座,市县污水处理率达88%;27个县(市)得到国家生态县(市)命名或通过考核验收,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

——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2015年,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到6.65万名,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达15.9人。全省人均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9.3%。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3000亿元。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经过长期发展,我省已基本建立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15年,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达27921个,医疗机构床位达17.32万张,比2010年新增床位6.09万张,增长54.18%;卫生技术人员21.32万人,比2010年增长48.25%。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4.51张、执业(助理)医师2.04人、注册护士2.36人,分别比2010年增加1.47张、0.45人、0.9人,较大程度改善了全省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和医疗条件。

——人民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明显提高。2015年,全省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7.04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岁;全省孕产妇死亡率14.63/10万、婴儿死亡率4.6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74‰,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47、3.46、4.96个点,继续保持全国先进水平。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278.24/10万,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未发生重大传染病流行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为90.1%,广大民众身体素质持续增强。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作为全国首批深化医改综合试点省份,全省各市(县)全部被列入了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三医联动”改革初见成效,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医院人事薪酬制度及医疗保障制度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要突破,为全国深化医改提供了不少可复制和可借鉴经验。

第二节 面临形势挑战

未来15年,是加快健康福建建设的重要机遇期。虽然我省经济稳定增长为维护人民健康奠定了基础,消费结构升级为发展健康服务创造了空间,医学科技创新为提高健康水平提供了支撑,公众文明卫生素质提升为促进全民健康凝聚了共识,但要全面实现健康福建建设目标,任务依然艰巨,健康领域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

——影响健康的经济社会环境因素更加广泛和复杂。如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等的深刻变化,重大传染病、慢性病、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等多重健康威胁因素的叠加,给维护和促进健康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对健康政策的整体性和协同性提出更高要求,全人群覆盖、全社会预防的健康理念急需建立。

——侧重治疗为主的健康服务供给模式亟需转型。随着慢性病成为最主要的健康威胁,部分群众“重医轻防”、片面追求“名医贵药”,加上医疗保障政策不完善等多重因素,导致医疗服务成本不断提高、医药费用持续增长。这种以治疗为中心的服务供给模式,不仅未能相应提高公众健康收益,而且浪费医药公共资源,亟需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供给模式转变,以实现健康事业的科学发展。

——健康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与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从供给侧看,我省医疗卫生资源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供给主体相对单一、基层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系统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健康服务体系和政府对健康投入的长效机制也有待完善,健康产业发展刚处于起步阶段。从需求侧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更加重视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但由于公众健康素养和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普遍不强,公众健康需求呈多样化、差异化特点。同时,目前政府对健康促进的保障措施有待加强,多层次的健康保险体系尚未健全,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健康服务需求日趋旺盛,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拉动的妇幼保健、儿童医疗需求大幅增加。为此,缓解健康服务供需矛盾,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合理界定基本和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积极引导非基本医疗服务的市场化供给,提高健康服务领域的公平与效率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全方位和全周期保障公众健康成为民生福祉的新期待。公众健康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均有待增强,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网络等尚不健全,“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尚未树立,制约健康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有待进一步破解。因此,迫切需要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统筹解决关系健康福建建设的重大和长远问题,加快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大健康格局,更好地维护健康公共利益。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