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卫生计生新闻网> 宣传动态> 行业尖兵 > 正文

陈文祯:生命不息,仁心不止!

usa.fjsen.com 2017-06-27 10:47:50  林雅 来源:东南快报    我来说两句

92岁高龄的陈文祯坚持每周3次坐诊

  这是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老者。92岁高龄的她,不顾年事已高身体多病,仍奋战在妇幼保健事业一线,每周3天门诊,只因为患者需要她。

  她用一生践行了自己的医者诺言。幼时的她,就立志“不做花瓶”,要独立自强,于是选择了从医,保健自己、健康亲属、救护他人;上世纪70年代末,她用自己丰富的妇产科理论和经验,为广大妇女解除痛苦;古稀之年,为圆她们的母亲梦,她甘做学生,踏入生殖领域新天地,研究试管婴儿,成为名副其实的“福建省试管婴儿之母”;她多次因病面临死神的威胁,九死一生仍牵挂着病人和事业。

  她就是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名誉院长陈文祯,用行动书写:生命不息,治病救人之仁心不止!

  被误解也不当庸医

  “爹会的,妈会的,不如自己会。”陈文祯从小就知道,不能自立的女人,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陈文祯放弃了保送厦门大学的机会,毅然选择了当医生。报考前,她父亲考验她说:“‘庸医后面冤魂多’,你可考虑清楚。”陈文祯当时便暗暗立志,绝不做庸医。

  这一信条,从陈文祯1950年于福建医学院(今福建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践行至今。

  1984年,一位年仅7岁的小女孩不幸遭遇车祸,汽车从她的身上碾过,下身破裂严重。这名小女孩的母亲慕名找到陈文祯,哀求她给女儿治疗。

  出人意料的是,陈文祯思考再三后,拒绝了马上替小女孩治疗的请求,而是郑重地向这位母亲承诺说:“感谢你们如此信得过我,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去帮助孩子,但目前孩子太小,身体还没有开始发育,等十年之后孩子长大了,你们再来找我。”

  “当时不少人存在误解,认为我医术不过关。但如果贸然对女孩进行治疗,既给女孩带来新的折磨,还浪费时间和金钱,我不能做这样的庸医。”后来,陈文祯说道。

  十年后的1995年,这位女孩没有忘记曾经的“约定”,再次来访问诊,陈文祯不忘当初承诺,收治了她。

  陈文祯发现,女孩的病情变得更加复杂。在手术难度极大的情况下,年过七旬的陈文祯亲自主刀,历经了两次长时间的手术后,女孩逐渐康复。大家这才明白了陈文祯当初的良苦用心。

  此后,这位女孩遇上婚后不孕,再次向陈文祯寻求帮助。在陈文祯的精心治疗下,她享受到了做母亲的喜悦。“正是陈院长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对我负责的态度,才改变了我的命运!”这位女孩激动地说。

  跑遍全省服务农村妇女

  陈文祯年轻时的选择,也改变了广大农村妇女的命运。在她的记忆中,为农村妇女治疗“两病”(子宫脱垂、尿瘘)是她承担过的一项艰巨任务。

  1978年,卫生部开展彻底防治全国女性“两病”,陈文祯欣然接受了医院下发的任务,仅带着2名医生和2名护士,便立即赶赴惠安、南安、霞浦、上杭、建阳、崇安等地农村。一个县平均200例患者,加之尿瘘手术难度大,陈文祯总是忙到很晚,伴着烛光,为病人做完手术……

  陈文祯清楚地记得,在闽南,一位治愈后的尿瘘患者穿上了出嫁时穿过的红裙子,还放鞭炮表示庆祝。“你知道我当时是怎么样的喜悦吗?再辛苦也不觉得是辛苦了。”

  陈文祯总结出一套治愈这些妇女病的有效方法,并手把手教给当地的医生。在陈文祯的参与和指导下,我省防治全国女性“两病”工作按期完成并达到卫生部规定的验收标准,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没有出现死亡病例。

  上世纪90年代初,陈文祯再次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农村,呼吁农村妇女到医院接生,并开展各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工作。

  陈文祯选择了孕产妇死亡率较高的连江县为点,并选择死亡率最高的山区和海岛乡为点中点。经过多年的努力,过去孕产妇死亡率为222.3/10万的连江县试点乡1995年没有出现一例孕产妇死亡。

  早些年,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陈文祯执著地为边远山区农村贫弱妇女服务。据她回忆,全省只有4个县没有走过。

  72岁重新当学生

  1997年,72岁高龄的陈文祯早就可以退休,她却接下了医院交派的新任务:带领医院团队研究试管婴儿。于是,陈文祯和同事们一道,开始涉足辅助生殖领域,为不孕不育患者带来福音。她把这个任务称为“二次创业”。

  彼时,广州有一个试管婴儿学习班,不过陈文祯已经超过报名年限。为此,医院还帮她把年龄改小了,让她去学习。

  在学习班上,陈文祯发现自己的岁数比讲课老师还大。她白天听课,晚上住在学生宿舍,整理笔记复习到深夜,第二天再向老师请教。为了获得更多新知识,她还花钱上电脑培训班。

  学习回来后,陈文祯带头在医院成立了辅助生殖技术研究室。起初,研究室仅有1个实验室、1个手术室和2名毫无经验的工作人员,设备也仅有1台显微镜、1个培养箱和1台离心机。最终,在经历了17次失败后,1999年1月5日,我省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

  如今,已有数以万计的孩子亲切地称呼她为“外婆”,有人称她“送子观音”,她却打趣地说:“我可不是什么神仙,也没那么高明,没法随手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宝宝给你。”

  “患者来到面前,我没有理由拒绝”

  2007年,陈文祯患上严重的血液病。护理护士回忆说,陈文祯当时身上满是大块的淤青,双腿肿到正常的两倍粗。同时,相伴几十年的老伴也撒手离去。这么沉重的身心打击,但最终,陈文祯还是坚强地挺了过来。

  2010年2月,尚未完全康复的陈文祯就回到医院上班。当她得知来找她看病的患者很多时,她逐渐把每周1次的门诊增加到每周3次,每次接诊的病人数也从三个增加到如今的十几个。

  “我现在只是退,没有休。”如今,已经92岁高龄的陈文祯,依然坚持每周3次坐诊。

  每到出门诊的日子,陈文祯总是习惯性地提前来到诊室,尽量先看几个没有预约上的老病号,下班的时间也往往延迟到12点以后。“我有时候也只能谢绝一些病人。”陈文祯说,由于患有糖尿病,过了12点半,她容易低血糖发作,人就犯晕,每次她真诚跟病人道歉。

  “为什么还在坚持?”很多人曾问过陈文祯这个问题。

  “我是医生,但我也是病人。我病过,懂得病人的需要,以己之心比他心,现在病人来到我面前,我没有理由拒绝!等有一天,什么时候没有病人了,我自然而然要退。但现在我还有病人,我还有责任,我还能够看病,为什么不努力?所以有这机会,我就不放弃。”陈文祯如是说,也如是作。如今,不管是体力还是脑力上,陈文祯都不让自己停下来,她每天要服5种药,每天坚持走路锻炼,每天坚持学习……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资讯要闻
更多>>本委动态
更多>>通知公告
更多>>地市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