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母亲罹患宫颈癌立志从医,为填补我省人类辅助生殖领域技术空白作出贡献,77岁仍坚守一线看病问诊
罗美瑜:“我喜欢当妇产科医生”
东南网7月2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储白珊 实习生 陈子宜)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的病人,多半求子心切。不少病人提起这里的老医生罗美瑜,都会竖起大拇指:“不仅诊断准确,而且态度很好,我们信赖她。”
77岁的罗美瑜,已从医54年,一头花白短发整整齐齐,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当人们称赞她的医术和敬业时,她淡淡地说:“我只是喜欢当妇产科医生。”
一线问诊
罗美瑜的门诊,从周一至周六上午,每周有五天半。近日,记者采访时看到,生殖医学中心门诊排队的病人沿走廊两侧墙壁蜿蜒成两条长龙。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来看诊的病人数量激增。如何帮助高龄妇女顺利怀孕、指导她们优生优育,成为医生们的新挑战。
罗美瑜是病人通往人类辅助生殖路上的第一位“守门人”,主要任务是评估、心理疏导、提供生育策略。
“医生,我快40岁了。这是我上周在别家医院开的药,快吃完了;这是我前天做的检查。”排到号的病人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掏出一沓报告单。
罗美瑜翻阅病人的检查报告,拿起笔,在一张报告单上画圈圈:“你看,这份检查报告上的指标显示,你的肝功能不好。这些药,你吃了多久?吃药期间,身体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围绕着药要怎么调整、吃药期间要注意哪些事项、药吃多久后再进行哪些复查、复查要选择哪家医院,罗美瑜和病人交流了15分钟。病人丈夫的身体情况、平日双方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等,罗美瑜都详细询问,并记录在病历本上。
所有事项都交代完毕后,罗美瑜轻柔地问:“明白了吗?”看见病人肯定地点了点头,她也跟着点了点头,始终保持微笑。
从下午3时直至下班,十几位病人大多带着沉甸甸的、几乎能装订成册的检查报告、就诊病历。而对每位病人,罗美瑜都认真翻阅她们的单据,在病历上写下重要指标、症状等关键信息。各类化验报告繁多,每每翻看后,罗美瑜都主动按一定次序帮病人整理好,帮她们夹在病历里,还提醒她们不要弄乱。
年事已高的罗美瑜仍坚守一线,感动着病人和同事。两年前,同事们看见她坐下时突然缓慢不少,劝她检查、休息,她却称自己只是人老了腰不舒服,不肯休息。后来,同事们坚持送她就医,才发现是腰椎压缩性骨折。而她在伤愈后第一时间又回到了岗位。“病人那么多,你们太辛苦了,我能帮一点是一点。”罗美瑜对年轻的同事们说。
领衔攻关
罗美瑜出生在医生家庭。父亲罗彬曾是福州市区道山路一带有名的儿科医生。包括罗美瑜在内,兄弟姐妹9人中有3个是医生。
“打从记事起,我就看着爸爸帮助邻居的小孩看病。看到原本病恹恹的小朋友在我爸爸手上治愈,蹦蹦跳跳来说‘谢谢’,觉得爸爸好了不起。”而幼年时期,母亲患宫颈癌早逝,更深深触动罗美瑜:“那时宫颈癌没法治愈。当时我就想,我要去学医,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大学毕业后,我做了妇产科医生。”
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的医护团队,在省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在这支小分队里,罗美瑜是元老级队员,她和省妇幼保健院名誉院长陈文祯教授一起,为生殖医学中心的创建、发展、壮大立下汗马功劳。
上世纪90年代,我省的人类辅助生殖领域存在技术空白,不少病人为了求子,只能远赴外地。1997年,省妇幼保健院成立辅助生殖技术研究室,由陈文祯、罗美瑜承担试管婴儿攻关项目。
“成立之初,条件简陋,地盘小、仪器少、资金缺,医院拿了两间病房当研究室,只有30多平方米。一台显微镜、一台培养箱、一台离心机,就是研究室全部家当。”罗美瑜回忆,陈文祯和她专门去了趟广州参加学习培训,回来后领着两个年轻人,顶着压力开始研究。
万事开头难。卵子很小,肉眼看不见,当时买的显微镜型号不对,卵子都找不到。但他们从未气馁,经过反复操作,逐渐掌握了取卵子技术。
1999年,全省首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试管婴儿”在省妇幼保健院成功分娩;2000年,全省首例“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试管婴儿”诞生,全省首例“冻融胚胎试管婴儿”诞生;2002年,全省首例“自然周期试管婴儿”诞生;2005年,全省首例“玻璃化冻融胚胎试管婴儿”诞生;2006年,全省首例“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试管婴儿”诞生;2013年,全省首例“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试管婴儿”诞生……
这些成绩,凝聚着包括罗美瑜在内的整个生殖医学中心医护团队的心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