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中医既要传承更要创新 但不能丢最本质的东西
全国第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福建省名中医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在省二人民医院名医园,找杜建教授看病的,多数是老年人和肿瘤患者,虽然门诊的病人很多,但杜教授总是耐心细致,认真诊治。 他从大学毕业至今一直坚持在临床一线工作,已有51年。擅长治疗老年性疾病、内科疑难病以及肿瘤的辅助治疗,诊疗思路敏捷准确,处方用药灵活机变。 他强调,中医的继承与发展,需密切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医学,同时也不能丢掉中医最本质的东西。 用温病理论指导治疗肿瘤放化疗的反应 创制的三个复方药应用于临床 近几年,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医中药对肿瘤的治疗作用。我们的采访也是从“中医治疗肿瘤”这个话题开始。 杜建教授说,他是研究肿瘤在手术及放化疗后的中药辅助治疗。“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肿瘤患者要辨证应用中药,对改善症状有明显优势,同时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这方面的疗效已经得到认可。”他还表示,但从提高疗效和治愈率方面考虑,中西医结合会更好。 杜建教授较早开展了温病学理论的实验研究,对温病学理论在临床应用有所拓展。用“补虚、祛邪、补虚不留邪、祛邪不伤正”的原则指导临床。他认为,用中药治疗肿瘤也要考虑患者所处的疾病阶段,手术前后、放化疗前后对中医辨证都有影响。为此,他创制了三个药方:解毒消癥饮、扶正抑瘤方和扶正清解方,适用不同阶段肿瘤患者的辅助治疗。 其中,扶正清解方主要用于肿瘤患者手术或放化疗结束后长期调理,或肿瘤已届晚期、失去手术指征的患者。此时应扶正祛邪并重,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或以扶正为主,或以祛邪为要。对气阴两虚型的患者作用尤为明显。该方已制成院内制剂,通过临床验证,在2011年获得国家专利。 |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