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喜:一位海岛“全能医生”的21年坚守
“21年来,他随叫随到” 岛上所有人都认识李如喜。“21年来,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只要有病人,他随叫随到。”岛上群众对他赞不绝口。 由于海岛的交通不便,导致很多渔民看病成难题。李如喜就利用空闲时间,靠着一个药箱和一辆摩托车,走遍了海岛的每个角落,为偏僻渔村群众送医送药,开展防病治病和健康知识宣传。“突突”的摩托车声成了乡亲们最动听最温暖的声音,每个海岛居民在他心里都有本“活病历”。 李如喜说,嵛山岛上的居民85%以捕鱼为生,高血压、心脏病、腰椎病极为普遍,把血压计随时带在身边,逢人便量一量。这样可以及时发现一些大病的征兆,做到有病早发现、早防治。 2010年除夕夜,岛上到处响起了迎春的鞭炮声,院里几位护土早已回家过年了,而李如喜如往年一样留下来值班。就在李如喜正准备去休息的时候,突然接到芦竹村一位渔民的求助电话,他二话不说骑上摩托车直奔患者家。 原来,一位六旬老人心绞痛突发,李如喜立即给老人口服硝酸甘油片,并现场实施了心脏按摩。当老人病情有所缓解,李如喜又联系了岛上一户渔民,不顾风高浪大,连夜将老人送往福鼎市医院,经一夜急救,老人终于转危为安。 为了海岛的卫生事业,李如喜牺牲小家,照顾了大家。他每天至少要开20公里的摩托车,无论深夜多么寒冷,天气多么恶劣,他毫无怨言,随叫随到,默默地为岛上群众服务。 岛上渔民只要是看到夜晚路上,摩托车颠簸而时隐时现的灯光和听到“突突”的摩托车声,就知道李医生又下村诊病了。久而久之,人们都把他的手机号当成了岛上的“120”, 把他下村巡诊的摩托车看成了岛上唯一的一部“救护车”。 “做医生,要有责任心” 李如喜说,做医生最希望的就是病人早日康复,但病痛往往还藏在人的心里,“心暖和了,病才能快点好起来”。 有一年,一位外地年轻渔民在闽东渔场海面作业时突发大叶性肺炎。被送上岛后,已在岸边等候的李如喜赶紧急救,把渔民救了回来。接下来病人住院得吃饭,小岛上没有饭馆,李如喜就在家里做好送上,并嘱咐小伙子,“别放在心上,就当在自己家里吃了几顿饭”。 康复出院那天,这位患者哽咽地要酬谢李如喜,李如喜握住他的两肩,笑着说:“别把这事放在心上,你病好了就是酬谢我的最好礼物。” 海岛居民的依恋,是李如喜难以割舍的一份情。他常说,小地方的医生并没有多高明的医术,但起码要有责任心。 灶澳村是全岛最偏远的行政村,距离镇卫生院14公里,村民看病困难。有一次,接到灶澳渔村打来电话,说是村里一小女孩病了,李如喜立即整理好药箱,骑着摩托车赶去诊断,为小女孩打完针后,出现体温异常,但过了十几分钟又恢复了正常。 此时,李如喜又接到其他村有病人急需出诊,就向小女孩家长交代一些注意事项,然后离开。一个小时后,天上突然下起飘泼大雨,李如喜因放心不下小女孩,再次骑着摩托车冒雨赶往灶澳村,重新为女孩做了检查才放下心来。 21年的坚守,让李如喜失去了很多。在生活中,他不能陪伴女儿成长,他无法孝敬父母,工作中,他一个人扛起全部,得不到片刻休息。21年的坚守,也让李如喜得到了很多。他用自己的辛劳付出,换来了海岛村民的健康。同时,卫生院也从无到有、从差到好,李如喜用自己的行为践行着一个“医者父母心”的社会责任。 |
- 2017-09-15砥砺奋进的五年·晒晒获得感: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好医生
- 2017-09-15沉迷电脑手机少年近视1400度 医生支招
- 2017-09-1520岁的女生40岁的骨密度 医生:因不良生活习惯
- 2017-09-14华大街道干部积极签约家庭医生
- 2017-09-14贫困户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