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卫生计生新闻网> 宣传动态> 行业尖兵 > 正文

李芹:30多年攻坚克难 只为“做好中医”

usa.fjsen.com 2017-12-27 08:48:14  陈丹 陈建国 来源:福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李芹在给患者看病。

今年55岁的李芹教授,是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原福州市传染病医院)副院长,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之所以选择中医,她笑着说,是父母觉得她富有同情心、处处关心人的性格适合当中医师,没想到迈入中医大门后,她再也不愿出来。她说:“中医既能保健养生,又能帮助患者解除病痛,就像一个宝库,取之不尽,永远等着我们挖掘”。

李芹从事的是中医内科及防治感染病工作。30多年来,她尤其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及发热性感染病等领域有深入研究,是福建省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她的团队所在科室是福建省中西医结合肝病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肝病重点专科及感染病专科建设单位,获得多项国家级学会及省市科技成果奖。

研发中成药治肝衰省内首创

2002年,李芹调任福州市传染病医院担任副院长,负责医疗管理工作。

“正是借助这个平台,我了解到医院的深厚中医底蕴,也确定了中西医结合攻坚克难的路线。”李芹介绍,医院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白喉、乙脑等传染性疾病。到上世纪80年代,肝炎流行,几代专家发挥中医特长,研发了一系列肝病院内中医制剂,取得良好效果。2009年,医院开始组建中西医结合学科。李芹决定带领一支中医药人才队伍,继续把中医药治疗传染病特色做好、做实。

长期以来,医院收治了不少重症肝病患者,特别是肝衰竭患者,有着死亡率高、黄疸高、费用高的特点,有些患者单用西药退黄效果缓慢。面对这样的难题,她带领团队组织科研攻关,并加入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慢乙肝肝衰竭攻关行列,摸清疾病证候规律,研发“金茵退黄颗粒”(中成药),其组方和应用为省内首创,并通过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

准为院内制剂,在医院广泛使用。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她是带头人

不仅如此,李芹还是国家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主任,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委员会委员。近年来,在新突发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中,她总是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第一时间介入用中医药治疗传染病,作出了突出贡献。

2008年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她积极开展重症和危重症手足口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首次将本省地域药材金线莲应用于手足口病的治疗,改善患儿口腔溃疡、疱疹,成为省内小儿传染病首个外用院内制剂。

2009年H1N1流行期间,她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方案结合本地气候特点,制定“流感l号”治疗甲流患者,为病人减轻医药费负担,疗效良好,受到市领导表扬。

2014年H7N9流行期间,她和西医专家赶赴闽南一带为重症患者施救,指导中西医结合治疗使患者转危为安。

“无论是古老的,还是新突发的传染病,在疾病发生初期,病原体不明,西医无特效药物。缺乏针对性治疗时,中医均能从《伤寒论》及《温病学》治疗的角度,结合发病特点,探究其规律性,验证其可行性,指导临床实践。”李芹说,这是中医的独特优势。

挖掘中医宝库她觉得责任在肩

在李芹眼里,中西医就像是两只手,只有一起握紧拳头,才能凸显优势,攻克疾病难关。

“中医是挖掘不尽的宝库,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要学好、用好,做好中医。”李芹说,“当年走进中医学府,感觉中医奥妙无穷,经过长期临床历练,方晓中医博大精深,技艺无止境。现在国家已颁布中医药法,从法律层面为发展中医药保驾护航,作为中医人,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她说,这些年她做得远远不够,还将始终秉持大医精诚的医德信仰和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在传承和发扬岐黄医术上,不断提升中医水平,为大众健康作贡献。现在她带过的7名研究生,都已学成毕业,从事中医工作。

不仅如此,她每年还在全省各地召开全国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学习班,指导和培训基层医生,推广和传播中医药适宜技术和知识,惠民利民。(记者 陈丹陈建国)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资讯要闻
更多>>本委动态
更多>>通知公告
更多>>地市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