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3月15日讯(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汉儿 实习生 郭小宇)一间三十来平方米的小诊所,采光良好,整齐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医疗器械,屋内人来人往,大家都客气地同坐着的村医打招呼,身着白大褂的男子也微笑着一一回应。
1991年,20岁的陈桂林从莆田卫校毕业,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踏上渡船,回到莆田最偏远的海岛之一——小日岛。
当时的交通极度困难,有的人一辈子都没出过几次岛,即便是现在,从莆田市区到小日岛仍需转两趟船,历时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达。
交通条件落后,岛上的医疗条件也十分恶劣,有些村民甚至因为一点小病无法及时得到治疗而失去生命。
在陈桂林来之前,这个小岛上没有一位医生,是个医疗空白村。陈桂林告诉记者,早年,因为出岛难,村民们生了病基本上都不看医生,完全靠“硬扛”,凭着自身抵抗力来对抗疾病。这让当时只有十七八岁的陈桂林下定决心,要去莆田学医,学成后回小日岛治病救人。
回到村里以后,陈桂林发现,村里人的医疗健康意识依旧十分薄弱,身体出了状况也没人会想到去诊所。陈桂林决定主动上门,尽全力守护村民的生命健康。从此,只要一接到村民生病的消息,陈桂林便带上药箱,走上许久的村路到病患家里出诊。于是,陈桂林背着药箱的身影,总是不分昼夜地出现在山路上。
“随叫随到,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整个岛就只有我一个医生,不管是谁,不管是什么时候,只要接到通知我就会出诊。”陈桂林笑着说。随着时间的流逝,陈桂林已经在岛上做了27年的村医了,在这27年里,除了每年到莆田市区参加乡村医生培训以外,陈桂林几乎没出过岛,他心里知道,岛上的村民离不开他。
因为缺乏临床经验,加上岛上医疗环境艰苦、村民的医疗常识匮乏等原因,陈桂林有时无法清楚诊断一些疾病,每遇到这种情况,他便会要求病人转移到南日岛的卫生院。
为了提高村民的健康意识,陈桂林一直坚持“防病比治病更重要”的理念。一有空,他就会用通俗的语言,给村民宣传公共卫生和防病治病的知识,同时,他给岛上的居民建立起《村民健康档案》,为每个村民做体检。“宣传医疗常识和预防疾病也是非常重要的,要让村民懂得一点关于防病的知识,等到真正生病了再重视,就来不及了。”陈桂林常这样对身边人说。
陈桂林的妻子施珍连,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对于丈夫的事业,她选择默默支持,从未抱怨。虽然她也曾想过进城打工,但总是放心不下一心从医的陈桂林。数十年如一日地,她陪着自己的丈夫,洗衣做饭,到诊所帮忙,做陈桂林最坚实的后盾。
妻子为自己做的一切,让陈桂林倍感欣慰,同时,他又十分愧疚。27年以来,出去打拼的村民富了一批又一批,他不能为她实现的,不仅是妻子外出的愿望,还有日常的陪伴相依。
海边的潮水起起落落,时间也在一年一年地流逝,陈桂林已经不是当初刚刚从卫校毕业,立志要回岛治病意气风发的小伙子了,但他对待村民的真心真情从未改变,他用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诠释着自己的初心,也将这个职业的温情,传递到海岛的各个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