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景标在病房查房。(资料图片)
东南网7月4日讯(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杰 邱妤 通讯员 邱阳 陈菊华 )40年来,他始终坚持为病人送医送药上门,无论刮风下雨,只要病人有需要,他便背起药箱,随叫随到,走遍大山深处的人家;40年来,他始终牢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凭着一腔热情,扎根农村,践行一名全科医生的职责。他便是长汀县红山卫生院医生杨景标,他以高尚的医德医风和娴熟的专业技术服务每一位患者,获得了广大乡亲的好评。
回村从医感恩乡亲
近日,记者驱车前往长汀县红山乡,这个被群山环绕的乡村,距离长汀县城70多公里,地处闽赣边界两省四县八乡交界处,全乡11个村更是分散分布。沿着红山乡乡政府边上的水泥路一直往上走,便可看见红山卫生院醒目的牌子。卫生院内的门诊、药房、住院楼一应俱全。
1979年,从福建医科大学毕业的杨景标,放弃留在厦门、龙岩等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这里,成为乡村的一名全科医生。“当时乡亲们2毛、3毛的为我凑了学费,送我上学,我要感恩。我毕业时,村民生病都要去县城里看病,坐车就要4个小时,非常不便。为了回报乡亲,我选择回红山为乡亲们服务。”杨景标说,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红山乡交通十分不便,自己去病人家出诊,要步行二三十里的砂石路。
杨景标就是凭着这样一股激情、热情、乡情,在大山里坚守了40多年。如今62岁的他,依然坚守在这个岗位上,任劳任怨、踏踏实实地工作。
当地村民回忆说,当年赤土村有个70多岁的五保户,有一次患心肺病,痰阻塞喘不过气来,杨景标掏出手巾贴在嘴边,嘴对嘴为老人吸痰,解除了老人的痛苦。老人说,“我没有儿子,杨医生比儿子还要亲”。
红山乡村庄分布很分散又多位于县乡交界处,杨景标不分地区,只要病人一个电话,便二话不说前往病人家中出诊。因为村道交通的不方便,他经常上午出去看一个病人要到晚上才能回到家里,但他始终对病人满怀关爱之情。
“乡里或附近地方的病人,老人居多,他们有的瘫痪在床,因此,我有时候过去出诊会顺带帮他们煮饭做家务。”杨景标说。
今年春节,红山乡78岁的潘英凤跟着儿子去晋江过年,由于肺炎性心脏病发作,做了肺部手术,但一直没有彻底治愈,本打算放弃治疗。3月中旬,潘英凤回到老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杨景标。“当时她回到红山已经晚上八九点钟了,我们马上给她做了吸氧、强心、通气、消炎……经过几天的休息,她的身体状况渐渐好转,人也感觉比之前舒服多了。”杨景标说。
“杨医生一直以来对乡亲们都怀着感恩的心,这么多年坚守山乡,不忘初心,对病人的服务始终非常贴心。”红山卫生院院长刘志鑫说,自己和杨景标共事20多年来,杨景标几十年如一日地认真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坚守山区奉献基层
由于红山乡地处边远山区,少有毕业生愿意到此工作,即使招进大学毕业生也难以留住,技术人员紧缺成为卫生院最大的问题。2001年至2008年间,杨景标在担任红山卫生院院长期间,经常腰间挂着多个科室的钥匙,常常是既当医生又当护士。
“当时条件比较艰苦,卫生院人少,碰到护士家里有事,就得自己顶上去。”杨景标说。
工作期间,杨景标曾经两次谢绝厦门、龙岩单位的工作邀请,并两次放弃到县城医院工作的机会,就这样兢兢业业地坚守在乡村的工作岗位上,扎根山区,服务于偏远山村百姓。
无论工作条件如何艰苦,几十年来,杨景标每年都会自费订阅医学杂志,实践中遇到难题他到杂志里“取经”,杂志带给他的新知识、好经验则随时用到临床上,帮助业务水平逐年提高。每次外出进修,杨景标都注意听、认真看、动手做、仔细记,务求“满载而归”。
如今,退休后的杨景标又被返聘回卫生院工作,在他的办公室内依然可以看到一沓沓的医学杂志整齐地摆放在办公桌上。
“为了服务好乡村百姓,杨医生平时既敬业又上进学习。”刘志鑫回忆说,有一次乡亲听说杨景标可能要调动工作,20多人联名写信极力挽留他。40多年来,远道来红山卫生院找杨景标治疗的病人不在少数,杨景标的足迹也踏遍了闽赣边界四县八乡,特别是红山乡的100多个自然村。累计诊治门诊病人40余万例,收治住院病人1万多例,成功抢救了上消化道出血、儿童高热惊厥、药物过敏等疑难重症病人上千例。
今年5月,杨景标被龙岩市纪委通报表彰。杨景标40年如一日,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党的服务宗旨,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全心全意为每一位伤病员服务,赢得了领导的肯定和同事的认可及病人的好评。
记者手记>>>
杨景标在为病人诊断。(资料图片)
坚守温暖人心
本报全媒体记者 邱妤
因为心存感恩,所以坚守大山。因为信念,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偏远山区。正因为社会有着这样默默奉献于基层、坚守在基层的人员,才会有整个农村的发展。像杨景标一样愿意坚守在大山里为村民服务,把每一位患者当成自己家人一样对待的医务工作者,撑起了农村医疗的一片天空。因为心系村民,因着心中的信仰和对工作的热爱,这些基层人员甘愿奉献于农村一线,温暖着这个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