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神经内科泰斗慕容慎行逝世 六十年从医不辜负任何一位病人
六十年从医生涯科研教学相得益彰 在慕容慎行讣告的消息下有很多曾经的学生留言,有一位学生回忆道:“虽然不是神经科的学生,但最喜欢听的课就是慕容老师的神经内科学,他的一节课中的一句话,能够帮助我在其后很长时间的从医生涯中很快地做出定位诊断。” 慕容慎行的讲座大教室里总是挤得水泄不通(资料图) 慕容慎行的讲座常常“爆满”,大教室里总是挤得水泄不通,迟来的同学只能站在门口或者挤在过道,聆听他通过丰富的实战病例和风趣的语言传递出深奥的神经病学知识。 慕容慎行的“底气”来自于持续不断地学习,他的勤奋让很多年轻的学生自愧不如,曾经有跟着他实习的学生向他请教问题,慕容慎行常常提示,“这个问题在某出版社某本书的第几版第几页,可以回去再复习一下。” 神经遗传病中的肌营养不良症,基本为不治之症。作为福建省及国内最负盛名的神经内科专家之一,自1986以后的20年间,慕容慎行从临床、电生理、生化、组织化学、超微结构等方面对该病进行研究。他解决了该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问题,并把研究成果运用于临床,进行优生优育指导和遗传咨询,以控制该病的发生几率,攻克了这一医学难题。 同时,1992年,慕容慎行又着手开展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研究。肝豆状核变性被称为“全世界最挑食的病”,会造成铜在体内各脏器尤以大脑豆状核、肝脏、肾脏及角膜大量沉着,如不恰当治疗将会致残甚至死亡。历时十余年,慕容慎行为肝豆状核变性的生理学研究、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基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外高端学术杂志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慕容慎行还曾主持或参与了肌肉疾病、神经遗传病及脑血管病等课题的系列研究,担任了多家医学刊物的编委、常务编委,先后在国内外知名专业杂志发表了180余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获得26项科技奖,更于2006年获得了我国医生行业的最高荣誉奖项“中国医师奖”。 “一名好医生必须具备两条,一是要对病人有良好的服务态度,二是要不断从书本和实践中学习,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这是昔日慕容慎行对学生的寄语,更是六十余年从医生涯中对自己毫不松懈地鞭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