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在福州市第六医院康复科工作的台胞曾仁宏,来大陆求学、从医已有15年,和不少病患成了朋友。去年2月,他主动报名到新疆奇台县中医院开展医疗援助,成为我省援疆干部里第一位来自台湾的医生
爱上中医
在福州市第六医院康复科内,推拿、针灸、拔罐、刮痧,一双灵活的手娴熟地运用不同器具,为病患解除背部的疼痛。一套康复流程操作下来,刚刚援疆归来的曾仁宏早已满头大汗。
曾仁宏来自台湾台中市一个普通家庭,家中共有四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三。“小时候生病了,父母总是带我们看中医,因为中医的医药费便宜,治疗效果也不错。后来,大哥选择到福建中医学院(现福建中医药大学)学医,父母也非常支持。”受到家人的影响,1997年,曾仁宏也进入了福建中医学院学习,并喜欢上了中医。
“中医注重调养内在机理,主张消患于未兆,我十分赞同这一理念。”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曾仁宏发现,中医理念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等健身运动,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强身健体;通过熏蒸、浸浴、食疗,可以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这让他对中医更感兴趣。
本科毕业后,曾仁宏赴北京中医药大学继续深造。2014年,已获得中医学博士学位的曾仁宏受聘进入福州市第六医院,担任康复科医生。“福州是我的中医学启蒙之地,这里有我熟悉的同学、朋友、老师,而且距离台湾也近。”曾仁宏说。
去年,当得知医院有援疆名额时,他立即报了名。“一方面,我希望能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另一方面,也期盼能与更多同仁交流,提升自己的医术。”谈及援疆的初衷,曾仁宏如是说。
援疆收获
曾仁宏所援助的奇台县中医院,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初来乍到,曾仁宏既惊叹于祖国大陆美不胜收的旖旎风光,也感受到了福建援疆给当地带来的变化。
“一开始,我以为援助的地方会比较落后,没想到奇台县中医院不仅医疗设施不错,而且医生的医术也可圈可点。不少当地人告诉我,这几年在福建的对口支援下,昌吉有了很大变化。”曾仁宏感叹道。
在奇台县中医院,曾仁宏任针灸科副主任,并成立了援疆专家工作室。受天气、饮食因素影响,痛风、肩周炎、过敏性鼻炎、面瘫等是当地人的常见病。曾仁宏运用自己擅长的针灸推拿等中医技艺,为患者消减病痛。
除了发挥中医专长外,曾仁宏还担起了“传帮带”的任务,在针灸科收三名年轻的新疆“徒弟”,每周组织大家一起探讨门诊与临床病例。他还建立了一个微信群,邀请其他医生一起研究业务、畅谈心得。“在交流中,我了解到当地常见病常伴有疼痛,便推荐了套管针灸疗法,这种疗法止痛效果比传统针灸疗法更好。而新疆医生在治疗面瘫方面的经验,也让我学到了许多新技法。”曾仁宏说。
援疆期间,曾仁宏帮助一名面瘫3年的新疆患者制定了治疗方案。经过5次针灸治疗,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患者专门写来了感谢信。这让曾仁宏感到很珍贵,也特别感动。
“名医孙思邈曾告诫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的感同身受之心服务病患,中医学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治疗成效,值得一代代中国人传承下去。”曾仁宏说,这次援疆经历让他更坚定了自己今后从医的决心和信心。
新的期盼
今年8月底,曾仁宏援疆归来,不少以前的病患重新找上门来。
80多岁的陈阿姨患有膝关节炎,这几年一直在福州市第六医院诊治,并指定由曾仁宏为她进行康复治疗。在她眼里,这个台湾青年不仅医术精湛,而且性格温和、谦谦有礼。在曾仁宏心里,陈阿姨则像自己的奶奶,总会关心地询问他的生活起居,还会提醒他多回去看看父母。“都说医患关系难处理,其实若能多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就能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和谐。”曾仁宏说。
如今,曾仁宏一家三口在福州生活。“这几年,福州居住环境越来越好,而近期大陆出台的一系列惠及台胞的政策措施,更让我对未来的工作生活充满了信心。”曾仁宏表示,目前他在福州市第六医院已享有“五险一金”、评聘职称等同等待遇,下一步他希望能用公积金贷款买房,真正在福州安家落户。
日前,厦门首家台湾医师独资开设的个体诊所成立,这是厦门进一步落实惠及台胞政策的又一具体举措。曾仁宏对这一消息格外关注。“随着大陆更多惠及台胞政策的落实,我们在大陆的发展前景会更好。我希望有一天也能在福州开一家自己的诊所。”
在援疆时,曾仁宏和其他援疆干部一样,与一户维吾尔族人家“结亲戚”,每月互相走动,“结亲周”活动里同吃、同住、同劳动。“亲戚”是一对夫妻带着三个孩子,他们给曾仁宏煮粥、煮汤面,让他配馕吃。曾仁宏则帮“亲戚”养牛、扫雪、给孩子辅导作业。
“福建是我的第二故乡,新疆是我的第三故乡,都有我的亲朋好友。”援疆的经历,让曾仁宏真切感受到团结稳定对一个地方的重要性。“只有社会稳定,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中华民族要团结统一,这是最朴实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