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认定我市为全国首个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推广基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医改成果,建立推广医改先进典型经验的长效机制。 2012年以来,我市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切入点,坚持市、县、乡、村统筹推进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改革,探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医改经验做法。 在经历了治混乱、堵浪费,建章程、立制度,治未病、大健康三个医改阶段后,我市群众看病负担明显减轻,公立医院人均收入大幅提高,医院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城镇职工医保基金安全运行,病人转外就医比率下降,医疗资源流动更加均衡,医院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改革以来,原国务院医改办在我市举办了15期医改政策培训班,培训人数4000余人。2019年7月份以来,组建了一支由20余名国家、省上和我市专家组成的授课团队,设置了涵盖薪酬分配、医保监管、慢性病管理等典型做法的17个现场教学点,目前已为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河北、宁夏、青海、天津等举办了19期医改专题培训班,培训人数近3000人。 在获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推广基地后,我市将充分发挥基地的平台作用,采取多种方式宣传解读医改政策、传授实践经验,推动改革经验在全国落地生根,并在新起点上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造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三明日报记者 刘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