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单位: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www.fjsen.com 2014-03-06 17:13   来源:福建卫生计生新闻网

63bd640b29068462d70611ef3213d130

 

 

机构名称: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法人代表:刘兴华

机构性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通讯地址:厦门市集美区盛光路681-685号

机构获得的相关奖励情况:

先后获得 “全国卫生防疫防病先进集体”、“全国乙肝疫苗接种先进单位”、 “全国结核病防治先进单位”、“中国控烟先进单位”、福建省第五届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卫生行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2年中心党总支被厦门市委评为全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被福建省卫生厅评为全省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

服务承诺:

为加强行风建设,提高办事效率,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我市经济发展, 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社会做出如下郑重承诺:

1、严格依法办事。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2、实行首问负责制。首接人员耐心解释回答对方的提问,或引送相关科室、部门,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和处理。

3、文明服务。以诚待人、文明用语、礼貌接待、认真询问与解答,尊重服务对象的人格。

4、对符合减免条件的肺结核病人按规定全程免费供应抗结核病药品;对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人员实行免费咨询和检测,并做好相关信息的保密。

5、认真履行约定。委托检测在正常情况下,从受理之日起食品、化妆品、水质等产品的微生物检验项目在15个工作日内、理化检验项目在20个工作日内出具检验报告;特殊项目按相关规定的时限内出具检验报告;应急情况下启用快速检测通道并尽快出具检测报告;职业健康体检在15个工作日内出具体检报告。

6、公开:在中心网站(www.xmcdc.com)和办公场所内公开投诉电话(3693881);公开收费项目;公开收费标准;公开办事程序。

7、禁止:禁止乱收费;禁止利用工作之便在被监测单位吃、拿、卡、要;禁止推诿、敷衍服务对象;禁止利用职权打击报复举报的单位和个人。

事迹材料:

自2003年7月组建以来,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直以“建设群众满意的疾控中心”为目标,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切实加强重大疾病和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及时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深入开展卫生监测工作,不断创新健康教育模式,以群众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1、夯实提供服务的硬实力是建设群众满意的疾控中心的基础。

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度重视服务能力建设。通过人才引进、学习培训、岗位练兵、基地建设等方式,提高人员素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疾控中心大楼总建筑面积19020平方米,拥有准BSL3、负压BSL2实验室,拥有三重串联四级杆、全自动病原菌检测系统、核酸测序仪、流式细胞仪、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等一批先进仪器设备。有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全国传染病防制溯源“脉冲场电泳网络实验室”、国家HIV确认实验室、WHO碘盐监测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合作实验室,能独立开展500多项食品、化妆品、生活饮用水等各类健康相关产品检验和病原检测。检验检测水平与能力省内领先,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率先通过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和国家实验室认可。实施科教兴防战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卫生检验专科和慢性非传染病专科被评为厦门市第四周期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近3年共承担国家级、省市级科研课题40余项,促进业务能力及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2、履行好职能是建设群众满意的疾控中心的根本保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真正做到“端口前移,防范未然”。2004年在全省率先将疫情直报网络覆盖到乡镇一级;在福建省率先启动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并率先成为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教学基地。近几年来,成功处置了数十次影响较大的食物中毒、化学污染、工业事故等事件。2011年5月我市发现来自安溪的急性脑炎病例后,我中心在全省率先在病例生物标本中检出可疑致病因子ECHO30型肠道病毒,及时处置使疫情蔓延得到有效遏制。2012年9月指导思明区顺利通过省级评审,成为全省第一个“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指导思明区以高分通过国家卫生部验收,成为全国首批“国家卫生应急示范区”。2014年初H7N9疫情悄然来袭,市疾控中心人员未雨稠缪,及时进行风险评估,端口前移开展外环境检测,及时发现疫情爆发的风险,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事先展开密集的一系列防控动作,及时控制疫情的蔓延,维持了经济社会的稳定。

中心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稳步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在全省做到“六个率先”,率先在全省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率先在孕妇免费筛查、率先开展病人的免费治疗、建立全省第一个吸毒者美沙酮替代维持门诊、建立首个地市级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药品储备点、在地级市中率先建立HIV确认实验室。

免疫规划工作在全省率先建立与市民健康系统一体化的计划免疫管理系统,实现了与国家、省、市级不同层面系统的对接,实现产科建卡、预约接种、短信催种等功能,形成了全市免疫规划信息“全人群、全过程”一体化管理格局。二类疫苗实行零加价,真正让利于民。

在全国率先推行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新模式,实施结核病DOTS策略,以乡镇为单位DOTS覆盖率达100%,获卫生部颁发的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慢性病防治和健康教育稳步推进。积极推进慢性病医院—社区一体化防治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我市“市民健康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优势,提高全市慢性病病人的规范管理率。2012年5月,指导海沧区在全省率先启动国家级示范区创建工作,并通过卫生部的现场评审成为全省第一批创建成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县区。创新健康教育思路,组织全国相约健康社区行——厦门行专家巡讲活动,全国知名专家开展现场宣讲,深入基层社区开展了包括“结核病日”、“计划免疫日”、“碘缺乏病日”、“科技活动周”、“世界无烟日”、“高血压日”、“精神卫生日”等各类现场咨询活动,提高市民健康知识水平。

3、开展优质便民服务是建设人民满意的疾控中心的必由之路。

深入开展“强化服务指导意识,为健康厦门做贡献”的主题实践活动,即:热情接听好每一个来询电话;热情接待好每一位来访对象;主动完成好每一件本职工作;科学处置好每一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外技术服务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实施办事流程公开、物价公开。以青年文明号创建、巾帼文明岗、服务示范窗口创建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大力加强疾控文化建设, 在大楼公共区域布置了科室宣传栏、健康名言警句、书画摄影展、健康宣传折页,营造了良好的服务环境。2013年以来推出委托检测电话预约、窗口来访志愿者咨询引导、食品卫生监测与公共场所监测一次性完成、缩短检测受理等待时间等十项便民举措,方便群众办事。

4、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中心党总支积极组织职工参加抗震救灾、抗洪救灾、马拉松医疗保障、文明交通维序、控烟劝导、关爱孤儿等公益活动,参加“万人献爱心”、“慈善一日捐”等活动,2006年至今共捐款近20万元;2003年起持续帮扶贫困小学生完成学业,共82人年共捐款3万余元。

5、丰富职工精神生活 用微笑擦亮窗口

中心关注职工的权益,每年为职工办理户外运动卡,为职工办理重大疾病医疗互助保障以减轻患重大疾病及住院职工医疗负担,在职工中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讨论,形成“诚信,团结,敬业,奉献”的核心价值理念。通过组织趣味运动会、书画摄影展览、拓展训练、文艺汇演、健康生活方式健步行等文体活动,丰富广大干部职工业余文化生活,让职工在快乐中工作,在微笑中服务,把真诚、满意带给身边每一个人。

6、建设团结、务实、廉洁、进取的领导班子是建设人民满意疾控中心的保证。

中心领导班子把团结作为干好事业的保证,形成了 “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散,必内乱,一切工作没法干”的共识,在实际工作中做到“遇事多通气,急事多碰头,难事多沟通,重大问题集体讨论”。班子把廉洁自律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重点做到“把牢思想关,有为而不想为”、“把牢制度关,想为而不能为”、“把牢法律关,能为而不敢为”。通过有效的廉政建设,中心连续十四年无刑事案件、无严重违法违纪案件、无重大责任事故。

中心的工作受到了上级的肯定,先后获得 “全国卫生防疫防病先进集体”、“全国乙肝疫苗接种先进单位”、 “全国结核病防治先进单位”、“中国控烟先进单位”、福建省第五届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卫生行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2年中心党总支被厦门市委评为全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被福建省卫生厅评为全省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

成绩和荣誉属于过去,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持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履行一个地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职责,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了健康厦门的建设一路前行。

候选单位图片:

 

疾控健康快车与青少年共度六一

 

我中心公卫科专业人员开展集中式空调监测

 

工作人员指导一线员工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H7N9禽流感演练

 

传染病防制科青年文明号检查

  • 返回首页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责任编辑:陈晓青
相关新闻
  • 地方工会
  • 全国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