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的乌兰察布样本:慢病送药大病兜底
一名县长的走访:5户贫困户,4户有病人 在卓资县,有4700多名像刘仁这样的贫困人口,享受到了“慢病送药、大病兜底”的健康扶贫政策。 这项政策的出台,还得从卓资县县长李英的走访说起。 在乌兰察布市,扶贫工作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部门包村、干部包户责任制。卓资县县长李英包了5户贫困户。去年,李英在走访贫困户时发现,她包扶的5户中有4户人家都有人患病。回到县城后,李英找到了卓资县卫生计生局的负责人说,“这样不行啊,总得有点措施”。 于是,卓资县卫生计生局开始组织工作人员,在全县做调研。 调研发现,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179人,其中因病致贫、返贫人口竟占到了贫困人口的47.23%,共有2953户5752人。 卓资县卫生计生局副局长杨东俊说,这些患病的贫困人口,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和管理,他们去看病买药,很少会拿去医保办报销,不少靠低保维持基本生活的贫困人口因此看不起病。 “既然国家有医保报销的政策,我们就利用好这个政策。”杨东俊说。 当年,卓资县整合了民政、扶贫、财政等方面的资金,吸纳社会慈善捐赠资金,设立了800万元的政府医疗保障基金,对贫困人口给予四个方面的医疗补贴:对贫困人口慢性病用药在基本医保报销80%的基础上,再补贴15%,这样患者只需支付5%的药费;贫困人口如患大病住院,在基本医疗报销的基础上,补足到90%,个人只需支付实际花销的10%;贫困人口参保缴费的每人170元和参保医疗商业保险的每人100元,均由政府医保基金支付。 一项政策的普惠路径:全市借鉴,全区学习 2016年12月开始,卓资县的乡村医生都转变为家庭签约医生。张文英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定时给他所负责的50户贫困户送去所需的药品。在梨花镇,有4名这样的乡村医生,每人负责四五十户贫困户。 6月27日,卓资县梨花镇东壕赖村卫生院,张文英介绍贫困户慢性病管理情况。每次出诊,张文英都会详细记录患者病情以及用药情况,并及时上传云平台。(新华网程立葳 摄) “家庭医生在送药的同时,也送医疗服务。”杨东俊说,“把被动等患者上门看病,变成了主动去帮扶,避免了小病变成大病,省下了住院报销的大费用。” 同时,卓资县还抽调28名技术骨干,选派县乡村171名医务人员,组成4支家庭医疗团队,对全县8个乡(镇)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进行了免费体检,并将结果全部录入云平台,实行“互联网+”服务管理模式,对贫困人口根据患病情况实施分类救治、分级诊疗。 “一些能治愈的疾病,由家庭医生团队负责诊疗救治;不能治愈的,通过信息平台直接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对治疗后需要长期康复管理的,由上级医院再转回到基层医疗机构。”杨东俊介绍,分类救治、分级诊疗的模式真正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人管。 精准扶贫的成效很快就显现了。到2016年底,卓资县共脱贫980户2086人,其中有437户828人是通过医疗精准扶贫实现脱贫。 卓资县的健康扶贫模式,也引发关注。 今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健康扶贫工作经验交流工作会在卓资县召开。会议提出,内蒙古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卓资县健康医疗扶贫先进经验,全力抓好健康扶贫工作。乌兰察布市委书记杜学军表示,要在全市推广卓资县在健康扶贫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是不少贫困户心头的两根“刺”。而今,随着乌兰察布健康扶贫工程的持续推进,这两根“刺”将被连根拔起。 |
- 2017-07-04“精准扶贫班” 南平市招生百人
- 2017-07-03王岐山在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上强调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
- 2017-07-03泰康人寿福建分公司热烈开展7.8公里扶贫公益跑活动
- 2017-07-03农行昌都分行精准对接产业扶贫
- 2017-07-03宁德市本月起实施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