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紧急提醒:流行性脑膜炎已进入高发期,且病死率高,可“无症状携带”。 “流脑”预后不良,将严重影响生活 流行性脑膜炎,通常称作“流脑”。虽然“流脑”和流感都是呼吸道传染病,都是在冬春季节高发,但二者本质不同。“流脑”是细菌性传染病,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中国疾控中心提醒,冬春季节既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期,也是“流脑”的高发时期。“流脑”病死率高(超过10%),在我国目前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病死率排前5位。“流脑”预后不良,将严重影响生活。20%的“流脑”患者会留有严重的肢体和组织伤残,1/3的感染者终生伴有与神经系统损害有关的智力、视力、听力、运动能力、感知能力等后遗症。 “流脑”细菌可长期黏附于人上呼吸道表面而不引起任何临床症状,被称之为“无症状携带”。冬春季节是流感等呼吸道病毒性疾病高发季节,病毒感染损害呼吸道黏膜,降低黏膜屏障致密性,“流脑”细菌会顺势而入,穿过黏膜屏障进入血液引起严重感染,导致“菌血症”,细菌随血液循环到达神经系统则引起脑膜炎。 婴幼儿是高危人群,应适时接种疫苗 1岁以内的婴幼儿处于身体生长关键时期,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是感染各种疾病的高危阶段,家长要做好以下三种防治措施: 一是非药物性干预。如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宝宝与有“流脑”症状者的接触,“流脑”流行期间规范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带宝宝去人员密集的场所等。 二是加强药物性干预。主要是适时接种“流脑”疫苗。现在的年轻妈妈们因为自己缺少“流脑”抗体,无法给宝宝提供保护性的母传抗体,所以对婴幼儿而言,及时接种“流脑”疫苗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三是及时就医。宝宝出现发热、头痛、恶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流脑”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发病进展非常迅速,发热、头痛、呕吐和皮肤出血是“流脑”的典型症状,但是宝宝不会主诉自己不舒服,头顶囟门凸出是婴幼儿脑压增高的典型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