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虫也有可能导致大病 血吸虫病防治不可大意 厦门晚报讯(记者 匡惟)2024年4月8日-14日是首个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记者从厦门市疾控中心了解到,厦门市翔安区(原同安县)曾是血吸虫病流行区,经过积极防治,于1983年达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此后再未发现本地血吸虫病例、病畜和感染性钉螺。但厦门市外来人员流动频繁,有部分的疫区人员流入,存在血吸虫病在厦门市输入和传播的风险。 据介绍,血吸虫也称裂体吸虫,是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的人兽共患病,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易被忽视的热带病,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涉及78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感染者人数约2.4亿。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已取得显著成效,全国于201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当前正处于加快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的攻坚阶段,计划于2030年达到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 血吸虫病病人和病畜的粪便是传播血吸虫病的主要来源。市疾控中心提醒,避免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最好的办法。难以避免接触疫水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可使用防护药、具,如戴手套、穿长筒胶靴、穿防护衣、涂防护油膏等防护药物,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水体。如接触可疑水体一个月左右出现发烧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血吸虫病检查,并主动告知医生疫水接触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