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洪于蕙 卢燕华)“真的很感激孙益红教授,帮我解决了大麻烦!”4月12日,蒋先生特地来到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将定制的锦旗送给孙益红教授,他紧紧握着孙教授的手,连声说“谢谢”。 8年前,一场手术解决了蒋先生的结肠癌问题,但也让他从此落下了腹痛顽疾。反复腹痛令他苦不堪言,辗转各医院治疗均未得到解决,导致其失眠、焦虑……这些年来,随着腹痛发作越来越频繁、程度越来越重,他的生活、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近日,经过“家门口的上海专家”孙益红教授团队精准诊治,帮他解除了病根。孙益红教授的耐心细致、丰富经验和精湛技术,给蒋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谈及诊疗,孙益红教授表示,“在医患携手战胜疾病的过程中,患者永远是主角,我们医生不光要努力做到医术精湛,更要时时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尽最大努力解决他们的病痛,这就是‘一切为了病人’的‘复旦中山’精神。” 折磨 男子反复腹痛深陷焦虑临近崩溃 “疼起来要人命!”回忆起这些年的腹痛经历,蒋先生感叹。8年前,46岁的他确诊为结肠癌,在当地医院接受了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癌症解决了,命保住了,可是1年后新的麻烦找上门:反复腹痛,发作时还伴有排气排便减少。 “平时生活稍不注意,吃得快或者吃多一点就腹痛发作,到其他医院就诊,医生都建议保守治疗,使用缓解肠痉挛的药物。”每次挂点滴治疗后,症状虽有所缓解,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过一段时间又会出现相同的症状。“经常痛得厉害,严重时甚至呼叫过120急救车。” 最近半年时间,蒋先生的腹痛发作愈加频繁,且疼痛加剧,吃饭吃不下,大便解不出,睡觉也睡不好,瘦了快20斤,最严重的一次疼痛持续了36个小时,住院治疗也没能完全缓解。因为身心长期遭受折磨,蒋先生越来越虚弱,一向积极乐观的他变得特别焦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精神上出了什么问题。 转机 “家门口的上海专家”精准判别腹痛病根 “腹痛-住院-出院-腹痛,无限循环的治疗,让人陷入绝望。”蒋先生告诉记者,今年3月,他在网上看到知名普外科专家孙益红教授在厦看诊的消息,抱着一丝希望来到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求医。 在孙益红教授的门诊,蒋先生讲述自己多年来的腹痛症状,一度哽咽。孙益红教授仔细询问患者第一次手术的详细情况,以及术后恢复的过程,腹痛发作的特点等信息,并进行体格检查,发现其脐旁右侧腹部出现明显压痛,结合之前外院反复多次诊疗经历,当即判断极大可能是肠扭转引起的小肠不全性梗阻。经进一步完善肠系膜血管CTA/CTV检查,影像显示患者小肠肠管显著扩张,肠道内大量积气积液,小肠系膜血管呈旋涡状改变,系典型肠扭转,证实了孙益红教授的判断——肠扭转所致的小肠梗阻。“放心,我们管你!”孙益红教授笃定的话语,让蒋先生瞬间看到了希望,觉得“来对了”。 据悉,肠系膜是连接肠管到腹后壁的结构,里面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管。肠扭转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为腹痛,由于不单单是肠管扭转造成肠梗阻,更因肠系膜血运受阻而引起肠道瘀血、缺血,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引起肠坏死。孙益红教授介绍,肠扭转一般无法通过保守治疗根除,往往需要手术干预,防止肠坏死。“蒋先生的情况需尽快手术,否则可能有肠坏死的危险。” “先前在其他医院一直接受保守治疗,突然听到‘需要手术’一时没做好心理准备。”蒋先生告诉记者,但想到这么多年的保守治疗,都没能解决腹痛问题,反而情况越来越严重,听完孙益红教授的耐心解释,也希望自己尽快调养好身体进行手术治疗。其间,孙益红教授团队密切关注蒋先生的病情变化,予以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同时完善术前检查,为尽早手术做好准备。 根治 另辟蹊径让患者免遭断肠之苦 手术当天,孙益红教授主刀。术中发现,原肠癌手术吻合口(小肠和横结肠吻合)有接近360度的扭转,吻合口下方肠系膜有个裂孔,小肠疝入裂孔,继而顺着先前的旋转方向进一步扭转成720度。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除了关闭肠系膜裂孔,还要解决吻合口旋转的问题,否则以后小肠还会进一步扭转导致梗阻。 按照常规思路,这时要切除原吻合口,调整角度重新吻合连接。然而,反复的肠梗阻使得患者的肠管壁炎症水肿,切除原有吻合口再吻合容易发生吻合口瘘。 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前瞻性的预判和精湛的手术技艺,孙益红教授先将扭转的小肠松解开,使得原先扭转“打结”成角的肠管,通过松解变为半径更大更通畅的“立交桥”,再分段固定、逐步分解原先的扭转,以小创伤巧妙解决了“大问题”,患者不用再度“断肠”,也避开了吻合口瘘的风险。 术后,蒋先生恢复良好,第4天就排气排便了,第5天开始喝水并进食流质,腹痛症状基本消失。4月7日,蒋先生顺利出院,吃肉吃饭都正常,困扰他多年的腹痛顽疾,这次终于得到了彻底解决。 医生手记 多为患者想办法寻求诊疗“最优解” ●孙益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复旦中山厦门医院院长,普外科知名专家 : 当代外科实践是以庞大的医学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技术体系作为支撑,以人文关怀作为核心理念的系统工程。作为一名外科医生,不只是要拿好手术刀,还要在理论知识、临床思维上持续下功夫,全面掌握疾病的病理、生理;同时要兼具人文关怀,以患者为中心,多为患者想办法,为其寻求诊疗“最优解”。 在临床诊疗中,发生小肠扭转的患者多数都像蒋先生一样曾经接受过腹部手术。因此,详细了解患者诊治过程、症状特点,结合体格检查情况,对于精准诊断、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结肠手术后出现肠扭转与多种原因相关,比如术后肠粘连,腹腔形成束带,肠系膜会围绕束带发生扭转;如果术中未关闭系膜裂孔,肠管则容易疝入裂孔中形成系膜扭转;还有患者自身因素,比如旋转不良或肠系膜过长,术后更容易发生扭转。所以,一旦诊断或高度怀疑时,应积极手术干预,避免延误导致肠坏死。 专家名片 孙益红 主任医师,外科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知名普外科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复旦中山厦门医院院长。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委员兼秘书、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理事会理事、上海医学会普外科分会主任委员等重要学术职务。 从事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精通普通外科常见病和疑难危重病例的规范化诊疗,尤其擅长胃癌、大肠癌等普通外科疾病诊治。 ●患者心声 说实话,8年前已经挨过一刀,未承想术后经历了7年腹痛“缠身”,再上手术台,有很多顾虑,总想找个好医生,一次性解决问题。真的很幸运,这次让我找对了医院,找到了这样的好医生——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孙益红教授团队:不仅精准诊治解决了我的顽疾,其团队医生尹毅锐、赵骏杰、闵令强、黄哲昆、林松斌都很耐心细心,每天查房时仔细询问我的情况;病房实行“无陪护”,护理团队也很专业负责,随叫随到,缓解了我家人的陪护压力。——蒋先生 链接 孙益红名医工作室在厦门高效运转 2019年2月,作为厦门市首个普外科名医工作室——孙益红名医工作室在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揭牌成立。落户六年多来,孙益红教授及其工作室专家成员定期来厦,更有多位专家常驻厦门,带来“原汁原味”的“复旦中山”先进理念和诊疗技术。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普外科与上海总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实行“同质化”管理,已获批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常规开展胃肠道肿瘤、腹膜后肿瘤、腹壁疝、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胰腺肿瘤等普外科常见疾病及疑难复杂病例的外科治疗。科室年手术量3000余例,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70%以上,微创手术占比超60%;同时着力建设“胃肠肿瘤中心”“甲乳肿瘤中心”“胆胰疾病中心”和“腹膜后与软组织肿瘤中心”四大专病中心,以多学科团队诊疗(MDT)为特色,致力打造区域普外科疑难重症诊治中心,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水平的“国家队”诊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