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卫生健康新闻网 > 资讯要闻 > 正文
接种乙肝疫苗后,真的就“金钟罩”护体了吗?
2025-07-25 18:13:27 陈恩泽 来源:厦门晚报  责任编辑:王玥  

厦门网讯(文/厦门晚报记者 陈恩泽 通讯员 夏华珍)7月28日是第15个“世界肝炎日”,我国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福建地区曾是乙肝相对高发的区域,但最新流调显示,随着疫苗接种普及,厦门乃至福建的乙肝发病率已接近全国的平均水平,丙肝则因禁毒和规范的输血管理成效显著,维持在低位。

肝炎有哪些类型,传播途径有哪些?接种疫苗后,真的就“金钟罩”护体了吗?今天我们请相关专家来谈谈这些话题。

肝炎家族庞大 最需警惕乙肝丙肝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通常是指由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等致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异常的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肝区隐痛、皮肤瘙痒、黄疸、食欲不振等症状。

病毒性肝炎家族庞大,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各具特点。甲肝与戊肝属于“病从口入”型。二者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经消化道传播,症状多表现为急性肝炎,可能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厌油、黄疸等症状。虽然部分患者症状严重,但对大多数免疫正常人群而言,具有自限性,可自行康复。

乙肝与丙肝则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元凶”。二者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以及母婴垂直传播。

丁肝则是一种“寄生”于乙肝的病毒,只有感染了乙肝病毒的人,才可能感染丁肝。

海沧医院中医科主任谢维丽强调,肝脏又被称为“沉默的器官”,在感染初期没有明显痛感,当患者出现肝区疼痛、严重食欲不振、黄疸时,则意味着患者的肝炎已经比较严重了。

抗体会“退役” 需定期监测及时补种

38岁的陈先生,刚出生便完成了乙肝疫苗接种。他自恃有“金钟罩”护体,日常体检也只查肝功能,结果也显示正常。然而,在最近一次公司组织的深度体检中,检查报告显示其乙肝表面抗体小于2mIU/mL,表明他患肝炎了。所幸发现时间早,他只需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即可。

谢维丽分析,陈先生体内的乙肝疫苗保护性抗体随时间推移已自然消退,因未定期复查和及时补种疫苗,失去了免疫保护,最终在某个未知时刻感染了乙肝病毒。

“接种疫苗不等于终身免疫,抗体会‘退役’,定期监测和及时补种至关重要。还有,肝功能正常不等于安全,需结合病毒载量等综合评估。”谢维丽强调,“对抗肝炎,疫苗是首要武器。五岁前的儿童感染乙肝后,有90%的概率会慢性化。因此,婴幼儿出生后需即时注射疫苗。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接种后每3-5年都应检测抗体水平。当抗体低于10mIU/mL,需全程补种三针;抗体在10-100mIU/mL之间,需补种一针;大于100mIU/mL则无需处理。”

预防病毒传染 肝炎家庭需做到三点

“许多病人确诊乙肝后认为没有特效药,因此自暴自弃,选择不到医院进行正规治疗。”谢维丽说,“现在有安全高效、低耐药的药物可以使用,肝炎治疗费用和成本已经显著下降。”

谢维丽说,当前大众对于肝炎还有一些误解。“乙肝不会通过共餐传播,除非无乙肝的一方消化道不完整,如口腔溃疡等。”她介绍,肝炎家庭只需做到三点,即可有效预防病毒传染,家庭成员接种疫苗并确认抗体达标;避免共用可能沾染血液的个人用品;感染者规范治疗降低传染性。

【健康提示】

非病毒性肝炎也需警惕

医学界认为,生活压力大、饮食不节制、社交喝酒多、药物易获得,这些都是造成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高发的重要原因。针对非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原因,只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还是可以控制其发生和发展的。

预防措施包括以下方面:调整膳食结构,维持全面均衡的营养;减少饮酒量或完全戒酒是预防酒精性肝炎的有效方法;要预防脂肪肝的发生,必须坚持运动,避免“久坐少动”;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用药不当极易造成包括脂肪肝、肝酶学指标异常在内的药物性肝损伤,因此要慎用药,必须用药时,要严格掌握药物指征,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来源:新华网)

更多》图片新闻

暑期防溺水 这份指南请收好

省卫健委举办2025年退休老干部暑期读书班

喜报!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在这个全国大赛中荣获特等奖

推广“健康副校长”机制 福州援疆医疗专家守护学生健康

老棉农医疗用品公司投产运营 福州现代物流城磁吸效应凸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