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卫生健康新闻网 > 媒体关注 > 正文
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呵护“跳动的心”
2019-09-03 09:17:09 黄怀 来源: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王超  

  肖国胜(右)与患者耐心交流。

下午四点,记者见到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内二科主任、导管室主任肖国胜时,他刚为患者做完一台冠脉手术,卸下十几斤重的防辐射铅衣,走出手术室大门。

“成功安装了心脏支架,患者的心肌梗塞立即得到了有效缓解。”肖国胜的脸上略显疲惫,但声音中充满了成就感和正能量。

这是从早上8点开始,肖国胜及其团队当天做的第12台冠脉手术,稍作休息后,肖国胜和同事们又走进手术室,这一天还有8台手术等待着他们去完成。

记者注意到,在肖国胜的白大褂上,胸前金色的党徽十分醒目,“作为一名党员,就要时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急难险重任务来临时勇于担当,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和我一起往前冲。”他说。

争分夺秒

365天24小时待命,与死神抢时间

心血管病学界有一句名言:“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心脏急症往往来势汹汹,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每延迟一分钟开通血管,都会对心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甚至严重威胁到病人的生命。

“我的每一天都在高度紧张中度过。”肖国胜说,为了那颗跳动的心脏,他十几年如一日坚守手术台,365天24小时待命,与死神抢时间、救人命。

有一年除夕,肖国胜及其团队白天做了4台手术,晚上刚吃完年夜饭,正准备看春晚,突然间,急诊电话来了,肖国胜马不停蹄赶往医院,连续做了四个多小时手术,在手术室里迎来了新年钟声。

每周两个手术日,单日手术量最高达四十台,一年近千台手术,在肖国胜的工作日程中再寻常不过。

前不久,肖国胜获邀外出进行重要学术交流,不巧的是外出时间和手术日相冲突。“总不能让病人等我回来再手术吧,那至少要多等两三天。”肖国胜和同事们商量后,决定在出差前把手术都做了。从早上八点开始,手术一台接一台,一直做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半。肖国胜回家睡了四个小时,又赶来医院,从这天早上八点一直做到下午四点,完成计划的全部手术,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匆匆赶往机场……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并没有磨灭肖国胜当初从医的激情,反而锻炼出了快速的应急救治能力。他说:“做医生要有激情,才能始终保有一颗上进的心;做心内科医生还要有速度,才能尽可能地保证患者心脏的安全。”

厚积薄发

带领团队共同成长,用心呵护患者健康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最复杂的器官,在心脏里“穿针引线”做手术,会是怎样一番情景?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厚积薄发,手术做得又快又好,正是肖国胜多年内功修炼的成果体现。

在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扎根工作的十余年,肖国胜从基层医生成长为心内二科主任、导管室主任,每一个脚印都踏踏实实。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经验丰富的资深医生,肖国胜时刻注意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毫无保留地将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年轻医生,培养带动团队共同成长。他在工作中从严要求,例如,年轻医生扎血管时,必须连续50次“一针见血”,方能通过考核,再进入下阶段学习。

“我们要对病人负责,一针出错,病人就可能面临截肢等严重后果,必须无比精确。”肖国胜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使命易晓,致远惟艰。肖国胜说,初心和使命,重在坚守,难在坚守,必须坚守。要变初心为恒心,视使命为生命,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用心呵护患者的健康。

【名片】

肖国胜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内二科主任、导管室主任、心内二支部书记。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曾留学英国牛津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从事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及冠心病介入诊疗及科研工作。厦门市重点引进人才,美国心脏病学会专家会员(FACC)。(文/图记者 黄怀 通讯员 潘惠虹 刘云芳)

更多》图片新闻

“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进社区”活动

延平区四鹤街道开展“眼病流行病公益检查”活动

外科楼里的15个小时

【组图】母子村医:把“出诊”传承下去

宁德市护理学会技能大赛在闽东医院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