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卫生健康新闻网 > 资讯要闻 > 正文
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
2023-05-26 09:50:32  来源:福建卫生报  责任编辑:王超  

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

福州基层健康服务十年交出优异答卷

宁化中心的家庭医生服务站可实现免费自主体检

华大中心

华大中心的医生正在为病人进行盆底康复治疗

2023年5月19日是第13个世界家庭医生日,今年的主题为“签而有约 共享健康”。

2013年1月1日,福州市台江区宁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称宁化中心)成立。当年,在福建医科大学学习的瑞典学生来宁化中心参观。一位学生交流时说,在瑞典,国民“一出生就有固定的家庭医生”。

当时,42岁的吴梦妤是宁化中心党支部书记,福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逐步从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单一角色中解脱出来,处于探索发展基本医疗能力的阶段。她对这句话印象深刻,同时开始思考:家庭医生服务究竟该怎么做,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该如何发展?

十年来,福州在省级基层医疗绩效评价考核中始终居于前列。上述两个问题,在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在基层7967名卫技人员的实干中逐渐明晰。

从月诊50人到病人在走廊上排队

1386个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服务

“这里刚建好,我就来看病了。”今年81岁的阮阿姨有高血压、糖尿病,还有些贫血,原先都是去某家三甲医院看病。2013年,宁化中心建好后,她更愿意来这里,因为这里的医生“更像熟人”。

阮阿姨指着家庭医生工作站,热情地细数变化:“过去这里只能测血压、血糖,这几年又增加了测体质的、查眼底的设备,而且都是免费使用,很方便!”

“晚上跟吕医生打电话预约,第二天就能看上。挂号费便宜,而且拿药很方便。”阮阿姨说。

她口中的“吕医生”,是宁化中心的家庭医生吕火荣。

吕火荣在宁化中心也工作了10年,他坦言,一开始社区的病人并不多,因为居民对社区医生的认同度不高。

2014年起,福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从医保(新农合)药品报销目录中,配备使用一定数量或比例的药品,以满足患者用药需求;2016年9月,福州在全市范围内推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再加上医保对基层就医报销的倾斜,病人渐渐多起来。

变化体现在数字上:

2013年,吕火荣一个月只有57位病人,如今,他每天要接诊100多位病人,找他的病人都排队到走廊上。

这几年,吕火荣在政策的支持下持续进修,中医临床思维得以重新构建,临床水平提升迅速。2016年,吕火荣获得临床中级职称,目前正在准备高级职称考试。

为了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2016年10月,福州市出台相关政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从基本医疗业务净收入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收入结余提取20%~70%作为绩效工资总额增量;2020年起,给予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编在岗注册全科医生每月600~1000元的岗位生活补助;2024年起,此项补助标准将提高至1000~2000元,这也让“吕火荣”们更有干劲。

吴梦妤说,2016年,福州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时,宁化中心为了宣传,还总结了一个宣传标语:多快好省,将家庭医生的好处一一列出。

如今,这四个字均有了实质性的发展:

●福州市共组建了1386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

●近年来,福州城区重点打造15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

●对重点签约人群,家庭医生还提供上门服务等便民举措;

●参加市级基本医保的人员签约重点服务包后,在签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时,在原有普通门诊或特殊病种门诊医保报销比例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

2022年,福州还推出积分制家庭医生签约制,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的签约服务可确认、可评价,并获得积分,积分还能兑换免费增值服务,提升居民对家签的获得感。

从预制板房到盆底康复中心

为居民健康“兜底”

福州市华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称华大中心)党支部书记、妇产科主任柳虹拿出一本产后盆底康复预约记录给记者。“今年3月都饱和了,一天平均有20位病人,妇保科几乎每天都在加班,3台机器几乎没有停下来。”柳虹说。

她口中的3台机子,是用于盆底治疗的电疗仪和磁疗仪,这种设备在福州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不常见。然而,据流行病学调查,中国成年女性盆底疾病的发病率约为50%。盆底康复治疗的风险小、成功率高,很适合在基层开展。

2020年,华大中心组建了福州市基层首个产后盆底康复中心(下称康复中心),由原先妇保科的7名成员“兼职”。

建立康复中心的“发心”很简单,就是“被居民的需求推着走”。当时,团队在做妇女的产后42天体检时,总听到宝妈反映:大医院的产后康复“太难约了”“太挤了”,中心能不能提供这种服务?

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与仓山区金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署儿科医疗联合体合作协议

医生正在接诊病人

当时,鼓楼区卫健局提出“一中心一特色”,柳虹的思路马上活络起来,与中心主任黄晓云探讨,将产后康复作为中心的一个特色来发展。

柳虹回忆,十年前,华大中心的医护还在预制板房里上班,隔壁人走路的动作一大,整层楼都会轻微震动。那时,她也没想到中心会有这样的变化。如今,华大中心早已完成“升级”改造,业务用房变得宽敞明亮。

康复中心成立时只有1台盆底筛查仪和电疗仪;这几年,在卫健局领导的支持下,又添一台电疗仪和磁疗仪,还招了一位负责手法治疗的康复技师。

如今,康复中心年门诊量5092人次。在接受康复治疗后,不少宝妈的耻骨疼痛、盆底肌松弛、产后漏尿等问题都得到有效缓解。不少女性还大大方方地带着自己的婆婆、妈妈来做。当原先的难言之隐被立竿见影地缓解时,它解放的不仅是女性的身体,还有心理。

柳虹说:“基层医生要听到居民的需求,把居民的需求融入发展中,就能找到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2014年,福州投入1.3个亿,为基层医疗机构购置数字化X光机、彩超等“六大件”医疗设备,2018年,福州市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提升工程,提出2020年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达标建设全覆盖,优化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提高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能力,福州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和服务能力逐步“升级”。

如今,在福州的社区中心,除了常规的体检,还推出各具特色的诊疗服务,如骨密度检查,C13、14呼气检测幽门螺杆菌,盆底康复,母乳咨询门诊等,为居民的健康“兜底”。2022年,福州市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基本标准以上的基层医疗机构占比为85.6%。

从一个科室到背靠三甲团队

“跳出基层”,医生更有底气

世界卫生组织(WHO)要求,平均每2000人口就要配备1名家庭医师,才能满足人们对基层卫生保健的需求。《福建省全科医生培训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省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放眼全国,家庭医生缺口较大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如何满足居民的便捷就医需求?

福州的“解题思路”是:跳出基层,争取上级医院的医生资源。

在福州仓山区金山片区,周边的医疗资源较少,公立医院仅有福建省立金山分院。

2022年,金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称金山中心)通过社区医院评估验收,设立30张床位。

如何把床位利用起来?

今年,金山中心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福州儿童医院推进“专家门诊”、“联合病房”试点工作。省三人民医院、福州儿童医院的医生定期来院坐诊、查房,有效补充了该片区的专科及儿科医疗资源,也更方便群众就医。

2009年刚成立时,金山中心只开设了预防接种科,医务人员力量比较薄弱,常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中心主任薛丽丽说,通过打造社区紧密型医联体以及联合病房,基层医生有了上级医院团队的支撑,就能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推动中心发展。

2021年以来,福州多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升级”为社区医院,成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的重要抓手。

同样的思路也体现在福州市推行的“积分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上。签约后,每位居民除了家庭医生之外,还能拥有一位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及三级民营医院临床专科中级职称以上的专科医师作为健康顾问,一年内可以享受4次健康顾问的优先诊疗。

为了推进医疗资源的下沉,今年,福州卫健委还将医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情况纳入院长绩效考核指标。

各个区也在频频出招,吸引人才。台江区出台《关于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七条举措》,提出每年给每个名医工作室不少于5万元的经费支持,对三甲医院来基层坐诊的专家给予一定的坐诊费,给下派专家团队的共建医院每年22万元的共建费用。一系列措施,都旨在推动上级医院的医疗资源和医疗专家“双下沉”,基层医生的医疗水平、群众的就医满意度“双提升”。

记者观察

让基层“接得住” 也要上级“舍得放”

2003年起,城市的卫生院逐步改建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福州共有4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多有十年以上的历史。经过十年发展,社区中心也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特色,收获自己的“拥趸”——大部分居民可能不知道大医院的专家去哪找,却能在社区中心熟门熟路地找到他的家庭医生。

十年来,居民们真切地受惠于基层条件的变化、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更体会到基层就医的方便与温度;基层医生也得益于政策,不断提升自我,将居民需求记在心里、落在实处。

“强基层”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原则和工作内容。然而,一直以来,基层医生的服务对象更多的是慢病人群等,健康人群对基层医生,尤其是对家庭医生的服务感受不深等问题仍然存在。

多位基层医生也坦言,在目前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家庭医生的工作更多的是针对重点人群开展。为了提升签约服务质量,福州市卫健委也列出服务清单,增加家签医生与居民的黏性,让家庭医生的服务看得见、可评价。

除了扩大基层医生队伍,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让基层“接得住”,也要上级医院“舍得放”。

通过“积分制”家庭医生签约,福州市第一医院心内科欧阳煜医生成为100多位基层居民的“健康顾问”。欧阳煜坦言:“随着定期培训的开展,基层医生诊疗的逐步规范,我们上级医生也要学会放手,让病人往下转,这样我们三甲医院着眼疑难危重症的活力才能释放出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王震说,分级诊疗成功与否,要看患者的“脚”往哪走。如果患者出现头疼脑热,第一时间想到县医院、社区医院,分级诊疗才算真正落了地;如果疑难杂症患者能信得过基层医院,留在“家里”看病,分级诊疗才算真正落了地。

这不仅需要基层不断提升医疗水平、提升居民的就医获得感,也需要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让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机制真正落到实处。

福州市卫健委基卫处处长钟志华说,下一步,福州市卫健委将推进星级基层医疗机构创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家庭医生签约和家庭病床服务提质增效,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居民的健康获得感。

更多》图片新闻

医保宣传进企业 政策解读零距离

谢谢你们,让生命有春天!

省内规模最大的捐赠母乳库正式启动

【组图】国际护士节:致敬“白衣天使”

福建成立肺移植联盟 54家联盟单位加入